开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主题分类: 气象
发文机关: 开原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09-25 10:08:27
标  题: 开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开政发〔2023〕9号 发布日期: 2023-10-09
文件 file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加快推进开原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开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气象保障能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以及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开原高质量发展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要素及以上自动气象站站点密度由现有10公里/个提升至8公里/个, 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90%,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92分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覆盖面达到95%,气象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更加显著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改造,人工雨防雹作业效果更加显著。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夯实,气象综合实力位居铁岭市前列。

  到2035年,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基本建成,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更充分,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更显著对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二、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强天气机理、气象灾害发生机理研究,强化灾害性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装备等领域的产品业务应用。加强基于X波段天气雷达产品的强对流监测预警指标研究应用,开展东北冷涡背景下暴雨(雪)、局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机理应用研究,加强汛期和关键农时气候预测及解释应用技术攻关。推动“智慧气象”同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工信局)

  三、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一)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优化气象站网布局,增补和升级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增加冬季降水要素观测设备,推进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自动站建设。强化卫星遥感在气象灾害和生态监测等领域综合应用。开展水稻、玉米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建设,推进负氧离子观测站建设。健全智能化综合气象装备保障和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铁岭市生态环境局开原市分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二)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加强突发灾害预报预警以及气象影响和风险预报能力建设,强化多源资料融合与数值预报解释应用,加强东北冷涡背景下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做好省、市级气候预测产品解释应用,强化台风、暴雨、强对流、暴雪等灾害性、极端性天气短时临近监测预报预警。提升冰雹、雷雨大风以及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预警能力。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对流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责任单位:市气象局)

  (三)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构建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和融媒体发布平台,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气象服务。建立“实况数据+雷达卫星”精细化气象服务业务保障模式,加强灾害性天气“梯次化”、“渐进式”、“递进式”的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气象与决策者、生产者和社会公众的互动机制。(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委宣传部、市融媒体中心)

  (四)打造气象信息支撑系统。升级新一代气象通信网络。结合“数字开原”建设,实现气象大数据融入“城市大脑”。更新迭代与气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气象业务系统。推进气象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强化气象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局)

  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森林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加强台风、暴雨、强对流、暴雪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开展分灾种、分区域、智能化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水利局,各乡镇街道]

  (二)健全气象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建立气象灾害防御联络员机制。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避险自救能力。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定期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极端天气防灾避险制度。逐步建立完备的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应急预案。[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委宣传部、市应急管理局、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

  (三)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出台加强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打造“综合预案+专项预案+部门方案”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报告反馈机制。加强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和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完善以气象趋利避害为导向的部门间协同联动机制。开展面向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信号直通式报告,强化直达基层责任人的红色预警信号“叫应”机制。[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应急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教育局各乡镇街道]

  (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加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优化地面作业点布局,实现开原地区雨作业面全覆盖,加强对八棵树、李家台、林丰等烟叶主产地防雹作业指导,确保烟叶生产安全。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监测、作业、指挥系统,推进火箭、地面焰炉等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和列装,发展移动式地面智能作业系统,增加增雨(雪)燃气炮。提高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与修复、大气污染防治、森林防火、重大应急保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安全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铁岭市生态环境局开原市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应急管理局,各乡镇街道]

  五、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开展农业生产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全链条“伴随式”气象服务。加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联合创建生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点。不断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服务体系,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气象基础信息融合共享,实现精细化、定制化、直通式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展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探索“气象+农业+保险”新模式。开展庆云绿荷水稻等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推进开原大米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二)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服务领域应用。面向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等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供给。实现气象政务事项一网通办、网上办、掌上办。加强部门协作,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气象保障,面向气象灾害防御重点领域,开展分行业、分部门的气象影响预报预警服务,共同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营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自然资源局、铁岭市生态环境局开原市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各乡镇街道]

  六、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

  加强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形成保障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面向人民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完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体系。建设全媒体矩阵式气象服务推送机制,加强乡镇(街道)和村(屯)两级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推进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升级改造,打通信息发布“最后一百米”。[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气象局、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

  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保障。推进大清河水上乐园立体化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建设,丰富生态气象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观测与服务手段。深化气象与生态环境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强化气象在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的保障作用。强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开展象牙山、白鹭洲景区特色气候小镇等品牌评定。(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自然资源局、铁岭市生态环境局开原市分局

  八、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强化气象人才培养将气象人才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安排,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深入落实省和铁岭市气象创新人才计划,依托科技创新团队、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培养高素质气象科技人才队伍,争创发展优势。通过选派优秀骨干人才外出培训、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到省和铁岭市两级气象业务部门学习等方式,形成高水平气象人才培养体系。(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九、强化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开原市发展规划,落实资金、用地等政策支持和项目安排。优化工作推进机制,科学配置公共资源,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和要求,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气象局)

  (二)加强法治建设。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气象法规规章贯彻落实。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规范气象预报统一发布和各类市场主体传播气象预报的行为,有效保护气象数据安全,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加强防雷安全、升放气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监管和行业监管,强化气象标准化应用。(市气象局、市司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加强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健全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加强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保障气象职工有关规定待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气象局)

  附件:开原市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开原市人民政府

  2023年925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开原市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深入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及省、铁岭市关于气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对开原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决定成立开原市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健全统筹协调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研究协调解决气象高质量发展中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组织开原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研究制定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资金、人才等贯彻措施。

  二、组成人员

  组    长:张国军  副市长

  副组长:高   飞  市气象局局长

  成  员:

        邵海洋 市发改局副局长

    市司法局副局长

  郎晓林 市财政局副局长

    市人局副局长

  胡俊武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周云鹏 市住建局副局长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王海东 市水利局副局长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副局长

  杨昭辉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铁岭市生态环境局开原市分局副局长

    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开原市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气象局局长高飞兼任。

解读 unscramble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加快推进开原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开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气象保障能力,结合我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二、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以及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二)基本原则

  为有效推进开原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原高质量发展提供气象服务保障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开原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制定本实施意见

  (三)工作措施

  到2025年,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能力显著提升,4要素及以上自动气象站站点密度由现有10公里/个提升至8公里/个, 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90%,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92分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覆盖面达到95%,气象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更加显著,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改造,人工増雨防雹作业效果更加显著。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夯实,气象综合实力位居铁岭市前列。

  到2035年,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基本建成,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更充分,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更显著。对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图解 Picture interpre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