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期 访谈主题:开原街道网格巡查制度——让基层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9日

  

  主持人: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整合服务资源,固本强基,开原街道探索“治理+服务”为核心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提出网格巡查制度,夯实网格基础,精细服务管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更上新台阶。

  主持人:张主任,开原街道提出网格巡查与我们熟知的网格员有什么不同,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张主任:我街提出的网格巡查制度是网格员的补充,主要是为了改善辖区市容环境,强化社区服务职能,规范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文明劝导、隐患排查、走访等工作,深入了解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需求,为社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更好的群众基础。目前,我市的网格员都是社会上的热心人士和社区过去的委主任。而网格巡查的主体是网格巡查员,也就是我们的社区干部,都是有编制或者签订合同的工作人员,在管理上更具有约束性,在发挥作用上更加有保障。巡查的内容包括:一是市容环境的巡查。包括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清运监管;二是社区民意的征集。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征求意见,协调民生部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解答群众诉求;三是安全隐患的排查。对矛盾纠纷、易肇事肇祸人员、消防安全隐患、高空抛物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报告,等等。

  主持人:开原街道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网格巡查制度?

  张主任:去年9月,我市行政区划调整,我街辖区从原来的17个行政村变为14个行政村和19个城市社区。过去我街是没有社区的,只有行政村,所以在管理城市社区、服务城市居民上经验不足,可能会出现短板,针对这种情况,去年6月,我们就围绕提高城市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上开展充分的调研,并多次与经验丰富的社区书记开展座谈会,征求意见,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正式提出了开原街道网格巡查制度。通过巡查员包保巡查楼院,物业小区每周开展一次、弃管小区每周开展两次,让我们的社区干部走到居民群众中间,去收集社情民意,帮助居民协调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让社区职能回归服务属性。

  主持人:网格巡查制度有哪些优势?

  张主任:一是弥补基层网格力量不足。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基层网格员并没有好的约束手段,而网格巡查员是正式的工作人员,更具有执行力。二是让社区工作人员发挥所长。我们每个社区平均8-11名工作人员,包括事业编制、平台工作人员和转业兵,很多人不会操作电脑、文书水平上也有欠缺,为了让这一部分人在社区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价值,所以提出由他们组建网格巡查队伍。三是解决服务需求不对称的问题。我街有11万人口,但是工作人员数量是有限的,如果都坐在办公室里就不能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通过网格巡查将民生服务触角真正延伸到居民群众中间,加强社区对辖区整体环境、居民情况的了解,通过经常性的摸底排查,才能有效地发现各种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服务。

  主持人:街道有没有约束措施来避免网格巡查流于形式?

  张主任:街道提出了一系列约束保障机制,来保障我们网格巡查队伍能够按照要求开展相关活动。比如网格巡查员要常态化开展巡查工作,不得无故减少、或者不开展巡查工作;巡查时应有良好形象,应身穿志愿服务马甲;同时建立联系群众制度,包保工作人员信息全部上墙公示,同时我们也为辖区4万5千户居民发放了联系卡;巡查后要写巡查日志,记录要准确、详实,每次走访要将影像资料及时发送到巡查群内,每月社区书记要对巡查记录进行审核签字;要求巡查员发现问题在能力范围内应进行及时解决,不能处理的应告知社区书记,如仍未解决应转至街道相关部门协调处理;街道也建立了考评制度。由街道社区办针对居民对巡查工作满意情况、是否开展巡查、是否发挥作用等方面开展抽查,考评结果与年终福利挂钩。今年庆七一汇演上,我们邀请了市委相关部门领导为我们评比出的优秀网格员进行表奖,以资鼓励。

  主持人:请张主任跟我们讲一下网格巡查制度实施至今发挥了哪些作用。

  张主任:通过开展常态化巡查工作,辖区居民与社区联系更紧密了,因为总是能见到我们身着红马甲的网格巡查员出现在他们身边,帮助协调解决大事小情,让居民更加信任社区、了解社区,增强了社区粘性;我们街道在去年年底搭建了共建共享平台,网格巡查制度是支撑平台运作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巡查发现的问题反映给相关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妥善解决,避免了居民没有反映问题的渠道,也能让很多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发现解决。巡查员作为“民生触角”,作为政策的宣讲员、群众的联络员,搭建起了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也减少了市长热线、民心网等途径的信访投诉量。

  我希望辖区居民能够积极主动发现身边有风险的人、存隐患的事、不安全的物在第一时间报告给我们的网格巡查员。

  主持人:谢谢张主任。

  开原街道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创先开展网格巡查制度,切实发挥基层网格民生雷达作用,听民声、访民生,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推进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壮大基层服务队伍,解决基层服务力量不足的难题,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不断提升我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