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8日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为民办事、为民造福,是对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阐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开原市兴开街道始终秉承着“一人统办,全程代办”的工作制度,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兴开街道办事处主任,张猛。
主持人:张主任,为了加强便民服务,我们知道现在各乡镇街都设有公共服务中心,那么你街中心服务理念是什么呢?
张猛主任:设立公共服务中心是国家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2019年,辽宁省提出推进“最多跑一次”规定,开原市委市政府也做了相关部署,就我街而言,如何推进此项工作,当时考虑到我街地理位置上环抱开原市区,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在市里居住或者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居多,行动不方便,对手机、电脑的掌握更是不足,针对 这一具体情况,我们明确了一个工作理念,就是“不让百姓多说一句冤枉话,不让百姓多走一步冤枉路,不让百姓多花一分冤枉钱”,提高我街公共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主持人:街道做了哪些工作来保证实现“不让百姓多少一句冤枉话、多走一步冤枉路、多花冤枉钱”?
张猛主任:我街公共服务中心涉及11个部门的业务,由于编制等原因,在人员配置上本就不足,再加上街道还有包村、防火等中心工作,真的可以说是人少活多。有时难免会有工作人员不在岗情况,省里提出“AB岗”工作制度,就是避免出现脱岗现象。为了避免这样情况,我们就想到了导向服务制度,每天,由一名机关干部作为当日的导服员,负责主动、热情的接待当天来访群众的问询和指引工作。同时我们对中心机关干部定期进行业务培训,让这些机关干部掌握每个窗口,实现一专多能,如果办事涉及的部门人不在,我们的导服员就可以帮忙代替处理相关业务,并做好记录工作。如果要到市里部门才能办理的业务,导服员也会帮助提前联系预约,避免群众空跑,到市里办事也能实现“最多跑一次”。我们在服务中心设立了领导代班室,分管副主任常驻大厅,遇到特殊情况,可以随时帮助协调解决。为充分调动积极性,我们在中心建立评比和奖惩制度,每月评选出优秀工作人员、每季度评选优秀导服员以资鼓励,这样大家也会充满干劲。
主持人:那另一项制度呢?
张猛主任:另一项制度,我们称之为“一人统办、全程代办”。这个制度是结合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活动提出的,我街按照市委宣传部要求,成立1所18站,在街道设置服务总站,在17个行政村成立17个服务站,并配备20名代办员,保证每个村包括合并村全部配齐代办员,南方一些城市提出了“一网通办”,我们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制约实现不了,但我们充分发挥了代办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村民到村代办员处申报所办业务,在村代办员的指导下填写所办业务申报表,代办员到街道相关部门为村民进行办理。业务办理完结后再由代办员将手续带回交给村民,我们限办日期3个工作日,村民不用出村把事就办好了。街道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定期对村民进行回访,听取意见,弥补不足。我们还设立奖励考核制度,年度评出优秀代办员和代办服务站,保证这个制度真正在阳光下便民利民。
这样,两个制度互相配合来达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的目的。
主持人:一进到公共服务中心,就感觉到眼前一亮,在改善便民服务环境上街道也做了很多工作吧?
张猛主任:有再好的政策老百姓不知道就形同虚设,去年我街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同时通过广播、村民群广而告之,又购买两台广告机以动画、视频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强政策法规、办事流程、街道动态的宣传,让大家应知尽知。我们中心提供复印、打印照片服务,价格都是按照成本核算,大大低于外面的复印社的价格。大厅门口设有便民角,医药箱、充电器、老花镜、开水,能为群众提供方便的,我们都尽力做到。
主持人:如果可以不出村就能办好事,真的很方便,您可以和我讲一讲运行到现在有什么效果、村民有什么反馈么?
张猛主任:这项制度运行以来,共服务1300余人次,回访满意率达99%,前段时间退役军人事务办李勇为给退役军人遗孀补办档案,看到他们都八十多岁了,就主动拿着打印机到村民家里主动帮忙办理,感动地老人都竖起了大拇指。村民代办员张洪杰、李宏霞跟我们讲,帮助群众代办事项,能达到群众满意,自己也感到光荣和自豪,也很有成就感。群众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能给我们最大的理解、支持和尊重。让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这项工作继续推进下去,越办越好。
主持人:街道对下一步工作有什么安排或畅想么?
张猛主任:可以说,通过两级代办服务的深入开展,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宣传面也在不断扩大,开原市农村信用社已和我们取得联系,信贷员已深入村屯为种、养殖大户主动办理贷款。下一步,我们将搭建好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村社对接、村企对接等与村民生产生活相关方面,持续发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推动群众发家致富上做好我们的更精准服务。
主持人:好的,谢谢张主任,兴开街始终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竭尽全力察民情、知民需、解民忧,让广大群众不断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