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四高中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预案和

来源:开原市第四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3日

  开原四高中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预案和

  干预流程

  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法规,为健全学校内部安全防范的管理工作制度,促进校园稳定,促进校园和社会和谐。对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围绕“平安校园”这个主题,全面落实教职工岗位职责:

  一、 预防岗位职责 

  (一)校长室

  1. 成立预防欺凌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2. 加强对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力度,确保人员、安全防卫设施及时到位。

  3. 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二)政教处

  1. 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研究解决学生心理疏导和矛盾纠纷排解问题。

  2. 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3.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警示教育。通过举办讲座,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活生生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克制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言行。

  4. 搭建心理教育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安全办

  1. 及时做好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的安排,明确相关责任人职责,确保正常上课期间校园中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2. 安全办要求班主任做好假前学生安全防事故教育工作,确保学生来去学校路途安全,及时安排每日(节假日)值班人员,确保校园安全。

  (四)班主任

  1. 做好易受到欺凌学生的排查工作。特别对性格内向,在同学间无存在感的;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的;身体机能存在障碍的;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的。针对这类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学校教师给予了更多的人文关心、照顾,重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做到与同学融洽相处。

  2. 营造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

  3. 随时关注这类学生的思想变化,发现行为异常时能及时介入。引导学生在受到欺凌时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寻求帮助。

  (五)学科任课教师

  1、任课教师对本堂课教学中学生安全直接负责,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教学规范,落实安全管理要求,合理预见、积极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特别是要认真落实体育课强实践性课的教学常规,防止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科任教师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有关安全教育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普及和培养学生抵御自然灾害是知识和能力。

  3、要随时留心课堂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如对体弱学生),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教导处,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各种异常偶发事件;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的,应当及时进行告诫、制止、教育,并与班主任(或家长)沟通。

  4、教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纪律,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得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对必须外出进行校外教学的课,要事先报告学校,经批准后,方可外出;未经允许,不得外出。

  6、认真落实各有关法则和上级文件对学校班级工作的安全规定。

  7、万一出现事故,必须及时报告并进行有效的救护。

  8、如需到专用教室上课须将学生整队后带至专用教室,在前往途中要注意学生安全,保持队伍的安静有序,下课后可让学生自行回教室,叮嘱学生注意安全。

  9、在校园内一旦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相关突发事件应紧预案,一切操作程序按照学校应急预案操作流程实施,以维护学生安全为己任。

  (六) 门卫

  1、实行24小时保安轮值制,认真执行《学校门卫人员岗位职责》,做好每天的交接班工作、监控录像的记录。

  2、在责任区内做好门岗守卫,对进入学校人员进行严格检查登记,填写会客单,严禁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闹事。

  3、在校期间,学生未经教师同意不得随意出校门。

  4、定时巡逻校园,学校大门、各教学楼大门定时开关。放学后保安人员负责对各层楼、校园巡逻一次,定时开启红外报警系统。夜班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教学楼的巡逻,做好关灯、关水、关窗等安全防范工作,保证技防设备的正常使用。

  5、对进出学校的车辆和人员携带的物品进行认真检查核实,然后决定是否放行。

  6、注意发现可疑人、事、物品和其它治安信息,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报告公安机关,并配合做好处置工作。

  7、熟悉并熟练操作各类技术防范设施,发生故障及时报告保修,并做好记录。

  8、发生紧急情况在第一时间打“110”报警,并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相关工作。

  9、切实维护学校、学生、教师的生命、财产安全,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维护学校周边治安秩序的相关工作。

  10、门卫应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备好有效的灭火器材,不准使用明火;应经常检查电源插头、电线,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保修。

  二、事发处理岗位职责

  (一)成立预防欺凌应急领导小组

    长:杨海涛

  副组长:刘畅

  现场防护组:安全办、相关年级主任、相关年级领导  

  疏散引导组:安全办、政教处和相关年级、班级老师

  通讯联络组:安全办、政教处和相关年级、班级老师

  现场救护组:安全办、校医、相关班主任、相关当事人

  (二)明确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 组长职责: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及物资的调动。

  2. 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 现场防护组职责:发生欺凌事件后,组长马上带领本组人员赶赴现场,对欺凌学生者进行强行阻止,必要时可施行正当防卫行为。

  4. 疏散引导组:发生欺凌事件后,组长马上按总指挥要求组织人员到现场疏散未被欺凌的学生,把他们疏散到安全地带。

  5. 通讯联络组:发生欺凌事件后,组长迅速按总指挥要求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同时向“110”和上级教育局报告,传达事故情况;向相关家长第一时间沟通汇报,保证通讯畅通。

  6. 现场救护组: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本部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与“120”联系送往医院治疗。

  三、校园欺凌的早期预警和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

  早期预警

  1. 成立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领导小组,加强对师生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意识。

    长:杨海涛

  副组长:李春旭 王奇 李亚星 宋家军 孙建强 刘畅

    员:李长虹 王书义 赵杨 及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2、确立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流程,若认为是一般性学生冲突事件,教师应使用常规的班级教育对学生进行批评与辅导;若为欺凌萌芽事件, 教师不可掉以轻心,需要了解学生欺凌萌芽背后的原因, 并按照欺凌萌芽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若判定为学生欺凌事件,教师则需要立即将事件的完整经过汇报给学校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领导小组,对事件的性质做进一步判定,并制定具体的处置办法。

  3、学校定期召开学生思想教育大会,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及文明习惯教育,学校每学期聘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4、对学生中存在的矛盾冲突,各班安全员及时上报,班主任及时化解,做好双方调节工作,并告知学生家长,由家长进一步进行思想疏导教育。

  事中处理具体流程

  1、学校门卫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校门口来客登记制度,履行登记手续。如来客已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逐出校门。

  2、值班领导及教师要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加大巡查力度,一经发现有学生欺凌时,应及时制止,并向当事双方学生的班主任进行反馈,由班主任及时化解。

  3、如有校外不良少年进入校园对学生进行欺凌,任何获得事件信息的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或有关人员报告,并同时打110报警。学校领导、值班领导或有关人员应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对进入校园的不法分子进行劝阻或制服,使犯罪分子无法靠近学生,保护在场师生安全,防止事态扩大。

  4、如有伤员,立即将受伤师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并通知受伤人员的家长或家属到场。组织班主任、教师把所有学生和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学校领导要作好师生的稳定工作。

  事后干预具体流程

  1、学生间的欺凌事件,视事件的程度,进行逐渐调查处理,轻微事件由班主任及年级组共同处理,告知家长,做好学生思想疏导工作,并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学校政教处。

  2、对学生之间发生的严重欺凌事件或校外不良分子到校对学生进行的欺凌事件,一经发现要第一时间报警,拨打“110”报警电话。

  3、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送往就近县级以上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立即按要求逐级上报,可先口头后书面。

  4、学校第一时间成立由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组成的调查组,对事件进行调查,同时要做好师生安抚工作,特别是受欺凌同学家长的安抚工作,确保事件处理不会造成新的伤害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