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工业强市”战略任务清单(意见征集)

来源:开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7日

  现将关于开原市工业强市战略清单的通知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欢迎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于2025年3月14日-2025年3月29日登陆开原市人民政府网(lnky.gov.cn),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意见可以通过信函或者电子邮件邮寄到开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人:李思勤

  联系电话:024-73898834

  邮箱:kysjxjbg@126.com

  开原市“工业强市”战略任务清单

  按照“工业强市”战略部署,坚持巩固存量、扩大增量、优化变量、提高质量同步发力,强化企业服务,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培育链主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壮大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企业“智转数改”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深化都市圈产业协同和高校院所产教融合,力争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一、扎实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

  1.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

  突出重点抓农产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等主导行业,围绕重点企业深挖增长潜力,加密企业调度频次、拓宽调度内容,进一步加强运行监测,推动工业平稳运行,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05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6%。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经济开发区

  2.抓好要素支撑保障

  做好重点部位和重点企业生产所需煤电油气运水热等相关要素保障工作,确保涉及能源安全的重点企业稳定运行,做好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规划设计、审批优化等环节工作,确保项目投产、升规入统形成新的增量。推动大唐国际开原庆云堡200MW风电、吉能压缩空气储能等一批项目投产达效。

  完成时限:2025年底

  牵头部门:市发改

  责任部门:经济开发区、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开原供电公司

  3.抓好企业科技服务

  积极组织我市域内企业参加铁岭市开展的“双百行”活动,参与铁岭市组织的百名以上专家来铁服务企业行动,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科技局)

  4.抓好企业融资服务

  做好金融政策引导和支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会、洽谈会等,提供面对面交流机会,搭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运营等阶段资金缺口,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开展各类银企业对接4次。

  完成时限:2025年底

  牵头部门:市财政局

  责任部门:经济开发区、市工信局

  5.抓好企业用工服务

  高质量开展“春暖辽沈·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重点产业人才需求调查,动态掌握重点工业企业用工情况,坚持“就业+人才”一体推进,搭建人岗对接平台,全力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全年组织各类招聘活动80场。

  完成时限:2025年底

  牵头部门:市人社局

  责任部门:经济开发区、市工信局

  二、扎实推动企业梯度培育

  6.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建立超亿元企业培育库,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助力企业扩大生产,开拓市场,培育一批中小企业晋升超亿元队伍。力争全年新培育亿元以上企业2户,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9户。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经济开发区

  7.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

  开展全程服务指导,挖掘新的有潜力的优质企业给予完整梯度培育,力争培育远宇重工、奥瑞金食品等9户企业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力争培育辽宁友爱家化海明新资源4户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经济开发区

  8.培育壮大规上工业企业群体

  聚焦主业突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小微企业建立企业培育库,加强对培育库企业动态监测,全力解决企业需求,推动一批小微企业晋升规模。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8户。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经济开发区

  9.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群体

  聚焦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领域,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力争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科技局)、经济开发区

  三、扎实推动企业技改提升

  10.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

  紧紧抓住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通过开展入企宣传、业务培训等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实施一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全年累计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项目10项,预计新增产值2亿元。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经济开发区

  11.培育服务型制造企业

  引导企业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

  12.培育绿色制造企业

  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主要内容,加快构建设计、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全覆盖的绿色制造体系。力争全年新增市级绿色制造名单企业3户、省级绿色制造名单企业2户。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经济开发区

  13.加强政策宣传引导

  紧紧抓住政策机遇,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按照“策划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依托国家、省、市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帮助企业提前谋划,完善相关要件和申报材料,最大力度争取专项资金支持。编制政策汇编,做好企业宣传工作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市发改、经济开发区

  四、扎实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14.开展数字化服务诊断

  借助铁岭市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深入企业生产线,提出数字化改造升级建设方案,深入企业开展服务诊断工作。全年累计服务诊断企业13户以上。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

  15.树立标杆典型引路

  树立转型标杆,总结推广优秀方案,让其他同行业企业近距离学习借鉴。组织企业积极申报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

  16.强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组织企业参加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拓展合作机遇。扩大标识解析应用规模,为企业数字化改造提供关键支撑。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方向培训会。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

  17.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库,动态调整跟踪库内项目。协助铁岭市争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遴选项目库内优质项目和标杆企业争取资金补助,加快提升企业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等全流程数字化水平。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1家。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

  五、扎实推动产业集群扩增

  18.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两重”、“两新”、省15项重大工程等重点产业相关项目落地。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保障机制,推动资源、要素、资本向项目聚焦,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力争全年新开工制造业项目15个。

  完成时限:2025年底

  牵头部门:市发改

  责任部门:经济开发区、市工信局

  19.组织开展产需对接活动

  定期走访企业,积极了解企业需求,精准开展产需对接,促进企业发展。组织企业参加产品对接会、行业座谈会。全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对接4次以上。

  完成时限:2025年底

  牵头部门:市工信局

  责任部门:经济开发区、市商务局

  20.壮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

  围绕我市打造百万吨级粮油食品产业、打造50万吨级饮品果蔬产业、打造30万吨级畜禽加工产业、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新型造纸和纸塑包装产业等5个产业链群,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方式,引培一批集群重点企业,打造一批工业强市的产业排头兵,带动集群产值增长。

  完成时限:2025年底

  牵头部门:经济开发区

  责任部门:市发改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招商中心

  21.强化产业招商

  更加主动融入沈阳都市圈,围绕食品和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机械加工、新型造纸和纸塑包装等5个产业链群,精准招引上下游和关键配套项目,推动都市圈产业一体化发展。力争全年落地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

  完成时限:2025年底

  牵头部门:经济开发区

  责任部门:市招商中心、各乡镇(街)政府

  六、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引领

  22.搭建企业创新平台

  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引进高新技术产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产业化发展建立全面的“产学研”技术合作联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力争全年新建市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2家。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科技局)

  23.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全年攻克关键技术3项。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科技局)

  24.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大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力度,鼓励华浙管业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更新迭代,提升我市工业企业创新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培育企业技术中心1户,推荐纳入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品目录、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的产品和项目2项。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

  25.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

  推动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引导鼓励企业同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技术合作联盟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交流活动组织科技型企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周系列活动及时发布和推介宣传我市高新技术企业。

  完成时限:2025年底

  责任部门:市工信局(科技局)、经济开发区

开原市“工业强市”战略任务清单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