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19-07-27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2年12月6日在开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李长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自加压力、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圆满完成了市六届人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70亿元,年均递增33.7%。三次产业结构从2007年的20∶51∶29调整到10∶55∶3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44.7亿元,年均递增3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9亿元,年均递增15.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5.3亿元,年均递增25.7%。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040亿元,年均递增39.1%。实际利用外资7051万美元,年均递增93.2%。出口创汇11842万美元,年均递增6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00元,比2007年增加13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75元,比2007年增加6046元。
五年来,我市多项工作处于全国、省、市领先位置。成功进入全国百强县。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企业创业环境最佳城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彩色苗木产业第一县(市)、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荣获辽宁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市、彩色苗木一县一业示范县、省文明城市标兵市、省卫生城市、省平安市、省双拥模范城、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等多项荣誉。连续五年在铁岭市目标考评中获得第一名。
(一)招商引资取得历史性突破。坚持开放立市不动摇,落实市级领导干部责任制,加强目标管理,率先开展专业招商,始终保持招商引资的强劲势头,引进了一批牵动力大、支撑力强的项目。五年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69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68个,到位资金累计实现639.2亿元。德马格·卫华项目成功签约,益海嘉里、华原重工、德尔地板、三洋重工、北方科技、亿星管业、大润发维华商业广场、大商新玛特商场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为开原未来发展积蓄了能量,孕育了希望。
(二)工业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区成为工业化的重要载体。2005年开始建设工业区,累计投资15亿元,31平方公里建成区基础设施实现了“九通一平”。工业区入驻规模企业达到176户,吸纳就业5万人,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46亿元。工业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成为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以华原重工、三洋重工为代表的起重机产业集群成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和全省示范产业集群。以德尔新材料、千江管业、秦恒科技为主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初具规模。科技水平再上新台阶。投资291亿元,完成技改项目328个,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政府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资金和组织支持。工业区创造性地开展了“三个一”服务模式,被铁岭市推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了工业发展基金。成立了企业家协会、起重机行业分会、建筑机械行业分会和企业家服务中心。
(三)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累计投资285.6亿元,新建改造道路203万平方米,铺设各类管网795公里,建成日处理能力210吨的城市垃圾处理场。房地产开发势头强劲,开发总面积达到830万平方米,是上个五年的2.6倍,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深入开展清洁开原活动,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畅通工程成效显著,连续两次夺得省“四化”杯竞赛第一名。滨水新城建设全面展开。完成滨水新城各项规划,主干路网、公铁立交桥等基础设施基本竣工,北方珍稀植物园、清凤湖水系、便民服务中心、农民新村等工程开始建设。古城开发拉开序幕。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18个乡镇新一轮总体规划,房地产开发总面积达到30.6万平方米。
(四)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2.3亿元,实施了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清河闸应急除险加固、滴灌节水等322项重点工程,连续16年夺得省大禹杯,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0亿斤以上。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榛子产业不断壮大,榛林面积达到31.5万亩。农业产业化水平再上新台阶。新上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92个,全市农业产业化率提高到66%。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家,省级4家。以益海嘉里为龙头的玉米产业,以雨润集团为龙头的生猪产业,以嬴德食品为龙头的肉鸡产业,以凯祥鸭业、恒泽牧业、亚辉禽业为龙头的肉鸭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林下参、蓝莓等特色产业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5.2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完成造林34.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1%,辽河干流退耕还河2.3万亩,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实施屯通油路、新能源建设、安全饮水、村屯绿化等工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庆云镇、老城街步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
(五)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做大做强专业市场。五金城、建材城、汽配城经营业户达到1762户,拉动1.6万人就业,销售已辐射周边县区。盛丰购物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家和美商城、美食城建成运营;物流仓储中心、大商新玛特商场、大润发维华商业广场即将竣工;中国北方国际健康谷、东北亚国际花木城、华科城项目正式启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农家连锁店实现了全覆盖,农资销售网点达到285个。推进象牙山风景区、白鹭洲生态保护区、辽海草原旅游区开发建设。象牙山风景区晋升为国家AAA级风景区,成为《乡村爱情》剧组连续六年的拍摄基地。
(六)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制度。制定了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税收征管,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加财政收入。全市地区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4亿元,是上个五年的9.2倍;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25.4亿元,是上个五年的5.3倍。与国开行、信用联社等10多家金融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融资总额累计实现70.5亿元,为开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完成了112件实事。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共安置实名制就业11.7万人,组织劳务输出15万人次,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建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实现2000余名残疾人就业创业。投资25.9亿元,进一步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新增“五险”参保人员18.6万人,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5.4万人,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累计投入资金2.82亿元,三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改造农村低保户、低保边缘户D级危房2957所,帮扶2.3万户低收入家庭实现脱贫。新建了省级标准的中心幼儿园和里仁学校,建成了7所省标准化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提前三年实现“双高”普九。新建了市中心医院综合楼、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医院专科病房楼、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荣获省卫生应急示范县、省中医工作达标县等称号。建成各类文化活动场所248处,成立了市书画院,完成了市新华书店体制改革。新建各级各类健身场地382处,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落实计划生育惠民政策,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村独生子女奖励费直通车式发放。全面完成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举办了欢乐中国行、四季飞歌、滨水新城推介晚会等大型活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幸福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明显提升。
(八)民主法制及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铁岭、开原两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723件,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8%。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加大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工作力度。完成市乡两级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了服务水平。荣获“五五”普法全国先进市称号,夺得普法工作“三连冠”。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安部门加大打击力度,治安和刑事案件明显减少。深入实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村屯社区化管理,充分发挥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作用,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依法开展信访工作,维护了群众利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人防基本指挥所建设高标准完成。气象、地震预测预警能力不断提高。全市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对外交往扎实开展。对台经贸交流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志续修和年鉴编撰工作全面完成。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大家目睹了过去五年开原的沧桑巨变,是开原发展的亲历者和实践者。回眸过去的五年,我们不能忘记市委领导夜以继日、鞠躬尽瘁的身影;不能忘记五大班子勠力同心,团结干事的氛围;不能忘记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畏艰险,英勇奋战的场景;不能忘记各位企业家面对风险,勇于担当的精神;不能忘记中省市直单位,以开原事业发展为己任,尽心尽力的高风亮节;不能忘记开原人民创新包容、实干奉献的光辉形象。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六届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我们一定倍加珍惜;发展中还面临很多困难,我们更要十分清醒。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对周边的吸附力、带动力还不是很强,与经济大市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与经济强市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部分群众的生活还不富裕,与打造幸福开原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与我市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认真解决。
二、未来五年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要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满怀希望,战胜困难,再创开原发展新辉煌。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各项部署,坚持“三化”并举,抓住关键环节,关注民生需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确保实现进入全国百强县前50名、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和打造幸福开原的宏伟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70亿元,年均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5∶57.5∶37.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0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5亿元,年均增长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71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000亿元,年均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11270万美元,年均增长10%。出口创汇18600万美元,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200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270元,年均增长13%。
(一)坚持“三化”并举,促进经济工作协调发展
坚持“三化”并举是开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三化”并举之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一是发展现代工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区建设。力争工业区建成区全部摆满项目,拓展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区完成开发建设任务;加快八宝造纸产业园、城东建筑机械产业园建设进程,提升中固工业园建设水平,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以德马格技术为引领,提高起重机产业集群产品科技含量,打造集群品牌,扩大集群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集聚效应,总产值要突破600亿元,打造中国起重之都。进一步壮大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太阳能光伏、食品和包装、造纸、化工等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700亿元。其中,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进入省示范产业集群行列。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以华能风电为骨干的新能源产业,以德尔建材为骨干的新材料产业和以益海嘉里为骨干的生物化工产业,着力培育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二是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围绕中心城区,东联、西展、南延、北扩,以中心城区、滨水新城、古城区、工业区、商贸物流区为重要节点,组团式发展,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现代元素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具有地域特色,适宜人居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加快中心城区改造。完成“引清入开”、城市外环路建设等工程,实施城区路网、广场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房地产开发总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米。加速滨水新城建设。把滨水新城作为开原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载体。调动各方面力量,集中精力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滨水新城,使滨水新城成为现代化中等城市的重要标志。古城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古城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开原古城主要历史建筑,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人居商贸于一体的别具特色的北方古城。小城镇建设取得新突破。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的新市镇和小城镇。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幸福、生态、宜居为主题,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巩固“六化”成果,深入开展清洁开原活动,争创国家生态宜居示范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抓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开西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为重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设施农业标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速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市场化进程,打造全省重要农产品生产与供给保障区。以东部特色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苗木、榛子、蓝莓、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结合沟域经济发展,打造全省农业功能拓展样板区。全市要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加大“五线”苗木花卉产业带开发力度,苗木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打造中国花木之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发展到120户以上,农业产业化率提高到75%以上。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
四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三化进程。加快构建以“一廊、双核、三园”为主体,传统市场、电子商务平台、新兴服务业态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大商贸、大市场、大物流的新格局。以102线城区段至辽开高速金沟子出口为轴心,加快“六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打造102线服务业走廊。构建以阳光红岩、雨润城市综合体为核心的新城城市客厅和以维华大润发、大商新玛特、盛丰购物中心、家和美商城为依托的中心城区中央商务区。打造以广西正菱集团为核心的工业物流园区,以东北亚国际花木城、华科城为核心的新城商贸物流园区和以辽开高速金沟子出口为依托的生产物流园区。着力培育信息服务业。加快通信、软件、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加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网络支付和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兴商业业态。引进五星级酒店,提高服务接待水平。建设餐饮特色街区,满足不同层次人群消费需求。抓好市场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现有专业市场的影响,发展农贸、家居、百货批发等专业市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全力打造象牙山风景区、龙潭山城风景区、白鹭洲生态保护区、辽海草原旅游区、龙泉山城风景区,古城及大清河两岸风景区、砬子山风景区、莫里红原始森林风景区,使旅游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抓住关键环节,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突出招商选资,依托“六集群、两基地”、八宝造纸产业园和台湾工业园,积极引进行业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丰厚度。确保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固定资产到位资金1300亿元。
二是实施目标管理,切实加强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开原未来发展安身立命之本。认真谋划包装项目,把握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向,抓好项目申报和推进,确保每年至少20个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发改委规划。建立组织机构,增加人员力量,实施目标管理,落实责任主体,加大争取项目的力度。项目建设要做到储备一批、上报一批、实施一批,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把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企业做大做强。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单位,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支持企业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企业家协会和企业家服务中心作用。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团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进一步完善“三个一”服务模式,实行专业化、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竞争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围绕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推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选人用人工作机制,营造优良的人才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五是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制定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树立全民创业典型,以靠山苗木花卉、城东建筑机械、威远榛子为典型,积极宣传引导,使更多的人参与创业。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条件,加大对创业者财政、税收、政策准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迅速掀起全民创业高潮。
六是勇于开拓创新,大胆破解经济发展瓶颈。解决资金瓶颈。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源建设质量,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强融资平台建设,逐步走出一条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解决土地瓶颈。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工作;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施土地管理全程监管机制,深入挖掘存量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盘活闲置土地,保证发展需求。
(三)以幸福开原建设为目标,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未来五年,要把新一轮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为民谋福祉上,以增进人民幸福为方向,让开原快速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市百姓。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就业保障。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新安置就业再就业16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提供养老保障。进一步扩大城乡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待遇水平,构建惠及全民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医疗保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医疗保险参保面,逐步提高医疗费用补偿标准,实现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提供住房保障。建立健全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强农村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危房改造,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提供救助保障。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保困难家庭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
二是加强基础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方便孩子就学为前提,合理规划教育布局。增加投入,新建、改建、扩建部分学校,满足不同阶段义务教育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造教育品牌。把开原高中、里仁学校、职教中心打造成为省级示范学校。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创建基础教育强县。
三是加强医疗和健身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市中心医院改革步伐,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建设,方便群众就医看病。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体系,打造健康开原。
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推进生态市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服务业。突出节能降耗。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加快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建设。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15%以上、水耗降低20%以上。实施青山绿水蓝天工程。抓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47%以上;积极开展河道和小流域治理,综合防治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有效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城市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10项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局面。
五是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影剧院、博物馆等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挖掘、推介辽金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发挥名人效应,发展“二人转”、锡伯风俗、指画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培育特色历史文化品牌。提高全民文化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全民阅读,以书画院为依托,推动绘画、书法、摄影水平的提高和普及。
六是加强平安建设,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管理。扎实推进大巡防体系和公安信息化建设,提高“网格化”管理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管理。加强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等方面的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和监管网络,提升应急防范能力,严控安全事故发生。维护信访稳定。加强信访队伍建设,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增强信访问题解决能力,营造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和谐局面。
三、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35亿元,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20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2.4亿元,增长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41亿元,增长16.1%。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200亿元,增长15.4%。实际利用外资实现7700万美元,增长10%。出口创汇实现12700万美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2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50元,增长13%。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全力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高举对外开放大旗,全力抓好招商引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实施目标管理,建立奖惩制度,明确招商责任,形成人人想招商、人人抓招商的浓厚氛围。全年要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5个,固定资产到位资金220亿元。新增总部经济企业120户,实现税收12亿元。迅速掀起项目洽谈、签约、落地、投产、达效五个高潮。加快推进正菱产业园、新型岩棉、斯迈特电梯、安银新能源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确保益海嘉里二期、德马格·卫华、风发科技、三峡新能源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促华原重型装备、德尔一期、元阳加多宝、北方科技、亿星管业等项目达产达效。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发改局统筹抓好项目建设,各部门、各乡镇街要成立项目建设组织机构,配齐配强专职人员。建立项目备案及销号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全年包装项目130个,争取资金13.5亿元。其中,20个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发改委规划。
(二)提高工业区承载能力,全力抓好工业经济
工业区建设提质增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台湾工业园和八宝新型造纸产业园基本达到入驻条件。工业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160亿元,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40亿元,增加值210亿元。
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德马格·卫华项目投产达效。建成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和研发中心,加速引进起重机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使起重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和产品质量有质的飞跃,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促进德尔新材料产业园尽快建成投产,加快亿星管业、千江管业、秦恒科技等项目达产达效,使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集群有新的提升。其他产业逐渐向集群式发展转变。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深入实施“双五十工程”,培育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00户,10亿元以上企业13户。积极引进正菱集团技术,提高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科技含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改造提升压力容器、干燥设备、化工机械、建筑机械等传统产业。投入技改资金90亿元,推进华原重工大型起重机、千江管业大口径双壁波纹管等95个重点项目建设。
(三)坚持高标准,全力抓好城镇建设
加强中心城区建设管理。加速推进龙祥花园、翰林风景等商住小区建设,全年完成开发面积380万平方米。启动站前广场、榆树堡立交桥和许台立交桥维修改造工程。继续实施“六化”工程和清洁开原活动,抓好城市绿岛改造工程,促进中心城区提档升级。
加快推进滨水新城建设。完成中央大街、220千伏电力线路迁改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启动跨清河大桥工程。加快便民服务中心、国际健康谷等项目施工进度,确保农民新村、大清河生态景观区、中央公园等工程全部完工。积极推进阳光红岩、雨润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开发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
全面推进古城开发。完成古城各项规划,确保规划展厅投入使用。加快城门、城墙、古塔景区、古城墙遗址公园、城隍庙等景区景点建设。完成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回迁安置楼年底竣工。
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完成各乡镇总体规划,落实小城镇建设管理办法。以庆云、八宝、中固、靠山、八棵树、金沟子为重点,加大小城镇开发建设力度,全市乡镇开发建设面积突破70万平方米。
(四)坚持以点带面,全力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中型灌区改造等工程,确保粮食增产增收。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开西示范区核心区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4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
突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彩色苗木发展的数量和水平。制定苗木标准,增加大树、造型树等效益高的品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调整和制定苗木发展规划。新建容器苗大棚100个,新增苗木花卉3万亩,产值达到35亿元。积极推动榛子、林下参、烟草等产业发展。抓好中固梅家寨千亩生态园开发建设,完成蓝莓种苗繁育基地和植物组培中心建设。新植榛林1万亩,新植果树20万株,新建蔬菜育苗中心1处,新增林下参3000亩,烟草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
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全年新上规模农业产业化项目20个。抓好工厂化养殖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八宝蛋鸡、肉鸡养殖和庆云种鸭基地项目建设,全年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50个。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实施“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提升农民素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提高农民收入。抓好村屯环境整治工作,完成村屯绿化40个,50个示范村达到“五个一”标准。继续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新三线建设进程,确保年内全线贯通。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小开荒全部退耕还林、还果。完成造林绿化8.5万亩,超坡地还林3.3万亩。加强辽河及其支流生态管理,完成清河、寇河、柴河等5条河流封育规划,同步实施河道治理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工业污染治理、养殖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饮水安全、秸秆气化、屯通油路、文化体育场所建设、村屯美化绿化亮化10项综合整治重点工程,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坚持服务业集聚发展,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突出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完成辽开高速金沟子出口物流园区规划,启动轻工大厅改扩建、雨润商业综合体、工业区生产物流园区建设等工程,加速中国北方国际健康谷、东北亚国际花木城、华科城等项目进程,确保维华商业广场投入运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改造升级农家连锁店,新增乡镇农资销售网点30个。
积极发展新兴商业业态。推进物联网建设,充分利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家和美商城等现有资源,打造优质便捷的网络商务平台。举办首届花木博览会等会展活动。五星级宾馆项目争取签约落地。
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启动象牙山风景区温泉度假村工程,完成民国一条街建设,确保《象牙山前传》外景地建成投入使用。白鹭洲生态保护区实行公司化运作,完成凤凰山封育、木栈道、观鸟台等工程,举办首届观鸟节。完成龙潭山城风景区七峰游山步道连接工程。成立市旅游公司,积极开发旅游产品,提高特色旅游知名度。
(六)创新工作思路,全力抓好财税金融工作
抓好财源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税收征收效率,确保应收尽收。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进部门帐户零额管理,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扩大政府采购招标范围,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拓宽融资渠道。围绕工业区、滨水新城和古城开发重点工程,运用BT、BOT、信托投资等方式开展融资。加快农村融资及担保平台建设,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累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上市,力争发行企业债券。成立企业家互助基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年融资总额达到10亿元。
(七)坚持百姓利益至上,全力建设民生工程
加大就业工作力度。依托普惠制培训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新增实名制就业3.5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稳定就业率达到80%以上。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扶持百姓自主创业,推动“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五险”新增参保1.9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加大社保基金征缴力度,确保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做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农村低保边缘户住房建设,加大扶贫帮困和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职教中心、五中、新华路小学建设,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建改造工程,确保21所乡镇街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开展特色化办学,让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和高中教学水平。加强职业教育,为开原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市中心医院改革,完成中心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加强乡镇医院、卫生所建设,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能看病、看起病、看好病。开展食品安全基本标准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推进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大清河群众健身走廊和滨水新城慢行系统。建设大清河文化活动广场,改造站前广场,为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全力为民办好二十件实事。一是实施城市设施及环境提升工程;二是建设老年活动中心;三是建设残疾人培训和康复中心;四是新建职教中心;五是建设中医医院门诊楼;六是实施社会福利中心扩建工程;七是打造城市社区“十分钟服务圈”;八是实施榆树堡、许台公铁立交桥加宽改造工程;九是安装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十是实施弃管楼院改造工程;十一是改造农村低保边缘户D级危房200所;十二是建设滨水新城农民新村工程;十三是开展农村村内道路建设工程;十四是实施下肥地镇于当卜大桥改建工程;十五是实施靠山镇郭蒋岭打通工程;十六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十七是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十八是新建改造6所农村标准化幼儿园;十九是为全市农户提供13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二十是新建科学储粮仓5000座。
(八)把握时代发展新特点,全力抓好社会管理创新
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区建设,实行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启动数字化城市建设,实施“天网工程”,改造原有54个模拟探头,新设100个高清探头,实现城区数字化管理的“全覆盖”。
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及时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公安部门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维稳安保工作,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提高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完善“三联”机制,推动新型军民关系健康发展。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对非煤矿山、危化品和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实行专项监管,健全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加强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防范能力,全面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九)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及其组成人员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第一需要。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削减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府。
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实干、开放、优质、快速、诚信、守纪、团结、拼搏的执政理念,打造作风优良的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实行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运行公开,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打造阳光政府。
加强廉政建设。着力健全反腐长效机制,不断加大源头防腐工作力度,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继续完善行政权力运行、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绩效考评、行政电子监察、民意诉求反馈“五大系统”建设,打造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五年荏苒,民心永系。今天,我们已经站在新的起点,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中共开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再攀高峰,为实现进入全国百强县前50名、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和打造幸福开原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辽ICP备2021007528号 辽公网安备21128202000157号 电话:024-73822411
网站标识码:211282000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