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Kaiyuan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2010年开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时间:2019-06-27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1月7日在开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 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开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好、更快、更高水平跨越的一年。一年来,在铁岭市委、市政府和开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与监督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圆满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在开原隆重召开,开原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欢乐中国行·魅力开原》大型演唱会盛况空前,并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开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国大幅提升;2009年度全国百强县排名揭晓,开原胜利跨入了全国百强县,排名第85位,名列东北三十强县第8位,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10大范例之首;荣获了2010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和“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三项殊荣;战胜了“7.20”具有危害性特大暴雨的袭击,夺取了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

  按照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预计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0亿元,增长30.6%,是2005年的5.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00亿元,增长42.2%,是2005年的12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0.7685亿元,增长50.7%,是2005年的11.4倍。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80亿元,增长48.8%,是2005年的2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亿元,增长23%,是2005年的2.2倍。全市呈现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对外开放实现了新跨越

  项目招商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0个,超5亿元大项目20个,到位资金151亿元。特别是成功引进了德尔地板、卫华起重机、大商新玛特等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实现了引进项目的优化升级。

  总部经济招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注册总部经济企业187户,实现销售收入196.5亿元,实现税收11.3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益海嘉里生物化工、三洋重工起重机等一批超5亿元大项目进展顺利,千江管业、深冷液化设备等56个超亿元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外经外贸创历史最好水平。实际利用外资7410万美元,增长147%;出口创汇1.35亿美元,增长28%。

  (二)工业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工业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5亿元,完成了路网拓展、给排水、供电等10项重点工程,工业区规划面积从31平方公里扩大到51平方公里。工业区城市功能区建设快速推进,新开发面积74万平方米,商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银行分理处等5项服务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工业区整体功能进一步提升。开原工业区被确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

  产业集群发展实现重大突破。项目集聚效应凸显,重点打造的7个年产值超百亿产业园,开工建设项目63个,47个项目建成投产。装备制造和机械加工、冶金压延、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五金建材和塑料模具、生物化工和精细化工、包装制品等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78.9%。

  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科学规划建设科技产业园,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建研发中心8个,申报省科技立项6项,开发新产品45种,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0亿元,增长44.9%。突出企业技术改造、做大做强,投入资金75亿元,完成技改项目90项,打造了100户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其中天祥钢铁、鑫厚铜业年产值超50亿元,全市规模企业从年初的402户发展到450户,实现了规模扩大、产业提升。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商贸物流蓬勃发展。盛丰购物中心、工业区新都商贸购物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家和美商城、盛丰国际酒店正在加快建设。

  城乡市场交易活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发展到385家,“新网工程”农资销售网点扩大到130个。“科学储粮工程”5000个钢制粮仓投入使用。五金城、建材城、汽车配件城等专业市场购销两旺,全市商贸物流业实现交易额120亿元,增长42%。

  服务产业兴旺繁荣。金山国际饭店、天宝酒店等宾馆服务企业共接待国家和省市级会议27次、会展39次,省内外参观考察团组208次,有力带动了全市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不断壮大,全市共接待游客22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实现21亿元,增长35.1%。第三产业快速提升,增加值实现108.8亿元,增长38.8%。

  (四)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实现了新跨越

  城市规划体系日臻完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完善了工业区、古城区、开清区间城市新区、滨水新城区等各大“板块”的规划,完成了滨水新城区的城市设计、水系绿地系统、景观设计、基础设计等单项规划,城市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投入资金21.8亿元,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道路33.6公里、供水管网30.7公里、排水管网76公里、供热管网38.5公里,新建燃气管网41.6公里。规划并实施了滨水新城中央大街等主干路网工程,滨水景观路胜利竣工通车,大清河水系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构建了滨水新城的框架。

  城市开发建设力度空前。投入资金72.6亿元,全面推进住宅地产、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和教育地产的开发建设,完成开发面积302万平方米。加快旧区改造,完成拆迁面积19万平方米。加速开清区间城市新区建设,金方圆国际城一期项目和世纪经典二期项目全部封顶,公共建筑已投入使用,开清区间城市新区初具形象和规模。古城建设稳步推进,规划展厅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

  城市功能品位全面提升。客运大厦、盛丰商厦等体现城市功能的标志性建筑竣工投入使用,成为城市的新景观。深入实施“五化”和畅通工程,完成了主要街路绿地植被、树种的更新提档,新安装大型电子显示屏9块,8条亮化景观路全部升级,体育馆等公共建筑经过改造装修焕发新姿,城市面貌展现全新形象。

  (五)新农村建设实现了新跨越

  优势特色产业更加突出。“一县一品”苗木花卉产业基地新增面积4.5万亩,总面积达到12万亩;新开发保护地蔬菜3万亩,总面积达到16.9万亩;新植榛林1.6万亩,总面积达到27.2万亩;8大种植基地总面积扩大到100万亩。畜牧产业快速发展,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60个,全市达到380个,畜牧业产值实现51亿元,增长25%。建成了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

  现代农业迈出重大步伐。实施了开原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等3个设施农业项目,全年完成农建骨干工程71项,连续14年夺得省“大禹杯”。推广农业新品种21个,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个,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95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9.5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设施农业发挥重大作用,大灾之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6亿斤,确保了粮食增产增收。

  农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新上农业产业化项目35个,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09户,进一步做大做强了10大农业产业化链条,带动农户面达到68%。雨润食品新上的生猪屠宰项目已经竣工,年屠宰能力达到400万头;嬴德食品肉鸡年屠宰能力超过1亿只。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5 家,全市达到264家。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辽河生态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完成了小清河湿地建设等5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改善生态环境面积2.3平方公里,治理“小开荒”5.6万亩。造林绿化实现新突破,完成大规模造林11万亩,实现了连续2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5131”工程,30个重点村实现了户通油路、自来水、秸秆燃气、有线电视、宽带网络“五通”目标,135个试点村形成了“一村一品”富民主导产业,273个村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速,新开发建设住宅楼14万平方米,镇区街路硬化覆盖率达到23%,镇区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明显提升,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六)财税金融工作实现了新跨越

  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地区财政收入实现24.74亿元,增长50.6%;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实现31.05亿元,增长63.1%,迅速壮大的财政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年财政直接投入工业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2亿元,保证了各项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专项资金3.79亿元,保证了现代农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投入资金9.1亿元,保证了财政供给人员工资和各种补贴的发放;投入资金2.1亿元,保证了社会保险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投入民生工程和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专项资金6.94亿元,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民生;投入公共安全、维稳、政法专项资金9170万元,保证了维护安全稳定的需要,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促发展”的目标。

  投融资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融资平台规模不断扩大,有效资产达到16.2亿元。新建了开原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亿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投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顺风小额贷款公司、象牙山村镇银行运营良好,全年共投放贷款3.5亿元。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全年融资实现20亿元。

  (七)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建设实现了新跨越

  民生工程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开展就业培训1.2万人,安置实名制就业3.6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9.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险”参保人员达到35.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全面完成,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3 %,城乡29355名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投入资金500万元,免费为育龄妇女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投入资金248.3万元,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了生活救济和医疗救助。投入资金217.1万元,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投入扶贫开发资金780万元,49个村实现整体脱贫,110户实现异地搬迁。新建廉租房500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0万平方米,改造农村低保边缘户危房651户,解决了城乡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投入资金14.6亿元,实施了26项重点民生工程,让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惠及了全市广大群众。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教育年活动取得丰硕成果,被省政府评为“双高水平”普九先进县(市)。完成校舍安全工程5.9万平方米,城南学校和靠山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工建设。加强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新建了市妇婴医院和预防接种大厅,扩建了市中心医院住院部。开展了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建设,被评为省卫生应急示范县(市)。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被评为省灭蚊蝇工作先进市。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8个、农家书屋138个。完成了市新华书店改制,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全面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崇寿寺塔整体维修工程顺利实施。全面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成功举办了市第六届运动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巩固了全省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八)和谐开原建设实现了新跨越

  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完成了“五五”普法规划的任务,依法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14个城市社区办公用房达到省级标准,建设了100个功能健全的农村社区,圆满完成了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全年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1件、政协委员提案81件,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8%。特别是对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的落实情况,市政府向市政协会议做了专题汇报。

  平安开原建设成就斐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健全,治安和刑事案件明显下降。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确保了全市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加强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建设,进一步畅通了信访渠道。加大集中调处力度,及时解决信访问题,案件解决率达到98%。强化依法治访,进一步规范了信访秩序。认真受理市民投诉,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阳光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力推进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全面公开了政府及各部门的行政权力,规范了权力运行流程,完善了行政服务市、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实现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推进了依法行政。加强对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土地使用、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执法监察,促进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廉洁自律,实现了勤政廉政。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等社会事务管理得到加强,人事、编制、统计、物价、审计、残联、地震、档案、人防、气象、市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随着2010年各项任务的完成,我们全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胜利实现了从“十五”到“十一五”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过去的五年,是经济跨越发展,综合实力跃升最快的五年。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主要经济指标翻两番的目标,综合经济实力跃升到全省第5位,从全国县市排名第519位跃升到第85位,平均每年超越108位,创造了跨越发展的奇迹。过去的五年,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最丰硕的五年。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5个,实际到位资金450亿元,累计利用外资1.5亿美元,成功引进了新加坡益海嘉里、美国ADM、德国莱宝公司、华能集团、天津钢管集团等一批国际国内500强企业。过去的五年,是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工业支撑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科学规划建设了51平方公里的开原工业区,打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载体和平台。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0.8%提高到53%,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和支撑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过去的五年,是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加快向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的五年。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工业区城市功能区、滨水新城区,开发建设古城区,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提档升级,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区,构建了“六大板块”齐头并进、科学发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新格局。城区面积从13.6平方公里扩大到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18万人增加到32万人,城镇化率从30.7%提高到53%,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过去的五年,是社会建设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民生工程实施力度空前加大,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完成了118项重点民生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00元,分别是2005年的2.5倍和2.4倍。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进入了全省县(市)生活质量排行榜前5强。

  “十一五”时期,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多次受到国家和省的表彰。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企业创业环境最佳城市、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2项,辽宁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市、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省平安市等省级荣誉称号19项。“十一五”的辉煌成就,为“十二五”实现第三次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之所以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发展;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确定为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一以贯之,百折不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得益于我们始终坚定信念,充满激情,在攻坚克难中前进,没有优势创造了优势,没有资源打造了资源;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敢于负责,勇于突破,善于创新,克服了重重困难,解决了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弘扬开原精神,不断提升开原速度,充分体现“永不自满,追求卓越”的开原水平。

  “十一五”时期各项成就的取得,是铁岭市委、市政府和开原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与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拼搏实干、无私奉献的结果,是所有驻开部队和驻开单位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广大域外客商,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群众团体,向驻开部队全体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向驻开中省直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开原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及2011年工作安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实现更高跨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在推进产业升级上实现更高跨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上实现更高跨越;努力促进文化发展大繁荣,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会事业建设上实现更高跨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在提升开原综合竞争力上实现更高跨越,确保实现在全国百强县位次明显前移、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打造幸福开原的奋斗目标。

  ——经济发展实现更高跨越,综合实力快速赶超进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年均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65亿元,年均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年均增长20%;出口创汇3亿美元,年均增长20%。实现在全国百强县的位次明显前移。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0%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经济实现全面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现代化中等城市基本建成。城市规模扩大到6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到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5%,人均拥有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水平大幅提高,成为现代城市气息浓厚、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水平和开放度较高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商贸旅游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建成中心城市、新市镇、小城镇“三位一体”的城镇发展体系。

  ——生态环境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5%、水耗降低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6%以上,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6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构建和谐开原迈出新步伐,幸福开原指数大幅提升。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5.1‰和2.6‰以内;高中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较快发展;文化、体育设施更加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0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年均增长13%;城市、农村居民人均住宅面积分别达到30平方米和32平方米。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的工作,对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

  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实现在全国百强县位次明显前移、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打造幸福开原的奋斗目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水平,实现“十二五”高起点开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0亿元,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60亿元,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6亿元,增长2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2亿元,增长22%;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225亿元,增长25%;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52亿元,增长3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6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300元,增长15%。

  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全力促进对外开放跃上新水平

  突出抓好总部经济招商。完善工业区商务中心功能,加速推进金方圆五星级酒店、开原浴池地块写字楼、粮食局地块写字楼等商务楼宇建设,完善楼宇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完善扶持政策,积极为总部企业提供各项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对总部企业的吸引力。大力引进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的工业总部企业,以商贸物流、研发设计、中介评估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总部企业,以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部企业,带动同类企业集聚发展。全年要引进总部企业130户,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大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和产业集群招商,全年要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5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2个,完成招商引资额1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900万美元。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力度,确保20个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计划。围绕7大产业集群,组织好境内外系列招商活动,全年要引进产业集群企业55户。抓好科技产业园招商,全年要引进科技型项目40个以上。积极培育出口创汇企业,全年出口创汇1.6亿美元。

  (二)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全力促进新型工业化跃上新水平

  全面提升工业区功能。投入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亿元,重点实施新建产业园路网、燃气调压站、清北二次变电所、南区集中供热等10项重点工程,加快20平方公里拓展区“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业区的承载能力。加大城市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全面启动尚品铭城、华展时代等商住项目建设。继续完善城市功能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医疗、教育、职业技术培训、产品检测平台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工业区的服务功能。

  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发展壮大装备制造和机械加工、冶金压延、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生物化工和精细化工、五金建材和塑料模具五大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卫华起重、鑫厚铜业电解铅、雨润二期、益海嘉里二期、塑料模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主导产业支撑能力。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重点推进中包集团太阳能光伏、德尔环保新材料产业园、华能风电、中国三峡新能源风电、中国风电等超5亿元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年要实施技改项目80项,完成投资75亿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骨干企业12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3家。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新建研发中心13个,开发新产品50种,申报省级以上科技立项8项。

  壮大工业整体实力。大力实施“五项工程”,加快提升工业整体水平。实施项目工程,以项目为核心扩大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工业总产值要达到900亿元。实施企业提升工程,规模企业力争突破500户,其中年产值超20亿元的企业要达到15户以上,年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要达到5户以上。实施产业集群工程,七大产业集群总产值要突破700亿元。实施企业并购工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合作,并购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推进企业的战略重组;积极扶持企业改善治理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开展上市工作。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工程,加大节能减排推进力度,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水耗要分别下降5%和4%;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要分别减少2%;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技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全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跃上新水平

  加快商贸物流服务业发展。建设大商新玛特商场、金方圆商业广场、世纪经典商业街、钢材市场、苗木花卉市场。家和美商城和盛丰国际酒店年内要投入使用。规划工业区物流园区,积极引进现代物流项目,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新发展农家连锁店100家、乡镇农资配送中心20个。大力发展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休闲购物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向更广领域发展。

  不断做大旅游经济。加快象牙山、砬子山等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提高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加大古城开发招商力度,加快古城建设进程。加强与省内外各大旅游公司合作,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全年接待游客力争突破26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6亿元。

  (四)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全力促进城市化跃上新水平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认真做好修编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3亿元,加快滨水新城、开清区间城市新区、古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滨水新城的基础设施和各专项规划,全面推进大清河水系和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带动滨水新城核心区建设。围绕城市功能提升,加快中心城区路网改造,新建改造城市主次支道路20条,完成7座二级泵站供水联网工程,垃圾处理场要建成投入使用。

  加速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各类地产开发建设总量要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重点抓好金方圆国际城二期项目和世纪经典三期项目建设,把开清区间建成集商贸、居住为一体的高标准、智能化、生态化城市新区。启动滨水新城公共设施和地产项目建设。加快旧城区改造,完成铁岭市移交企业所属6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推进后石东村、后石西村城市化改造,完成开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围绕打造最宜人居、最宜创业、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的城市,加快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步伐。深入实施“五化”和畅通工程,加快绿化提升改造,推进亮化全面升级,巩固提高美化、净化效果,保持良好交通秩序,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实现城市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展县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

  (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促进新农村建设跃上新水平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突出抓好“三线”苗木花卉产业带发展壮大,全市新发展苗木花卉5万亩,新开发保护地蔬菜2.2万亩,新植榛林1.5万亩,新开发果园5000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70个。深入实施“强龙工程”,全年要新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以上,重点发挥雨润、嬴德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带动生猪、肉鸡产业发展,全市生猪饲养量要突破220万头,肉鸡饲养量要突破1亿只。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农业产业化率要达到65%以上。

  加快提升农业生产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平。实施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设施农业建设项目5个,加快修复水毁工程,新建清河闸,完成农建骨干工程50项,农业生产设施化率要达到64%以上。加大农机推广使用力度,重点抓好开西现代农业示范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64%以上。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种植面积要达到100万亩,标准化率要达到75%以上。强化农业投入品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深入实施大规模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工程,搞好封山育林,全年要完成造林8.4万亩,确保实现连续2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目标。加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治理区域2平方公里。加大辽河生态治理力度,完成生态环境建设项目3项。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推广实施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依法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5131”工程示范带动作用,以生产发展为重点,做大做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支撑;以“五通”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镇村绿化、庭院美化和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庆云堡、中固、八棵树、靠山、威远堡5个中心镇,要按照县级规模抓好庆云堡镇的城镇建设,加快向新市镇发展,其它中心镇要按照县级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全面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的吸纳、辐射和带动能力,加速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六)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全力促进融资平台建设跃上新水平

  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加强财源培植,深入挖掘财政增收潜力,建立多元化、后劲强的财源体系,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各类资金的力度。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坚持按照产业方向整合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成效。综合运用担保、贴息、以奖代补等政策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的成长,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大对民生、社会事业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在去年的基础上要有新提高。

  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加快组建专业投资公司,扶持专业投资公司发展壮大。健全完善投融资体系,吸引省内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鼓励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融资放贷能力。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平台作用,加强与金融、信托、投资机构开展合作,全年力争融资25亿元。健全政府、银行和企业协调沟通制度,争取信贷支持,全年力争为企业解决贷款10亿元。

  (七)加快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全力促进和谐开原建设跃上新水平

  切实改善民生。积极筹措资金,全力实施好重点民生工程。努力促进就业,开展就业培训1.4万人,新安置实名制就业4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和保费征缴力度,“五险”新增参保人员要达到1.4万人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要达到9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要达到99%。完善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和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应保尽保。新建2所中心敬老院,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要达到50%以上。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32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低保边缘户住房200所。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成殡仪馆及殡葬服务中心建设。建立社会救济救助长效机制,加大扶贫帮困和扶贫开发力度,加快消除贫困步伐。

  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认真实施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大力发展从幼教到职教的全程教育,加快城乡教育均等化步伐,新建10所社区(村)幼儿园和 2所标准化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快职教中心向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发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成市中心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新建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市图书馆数字化改造,新建广播电视转播台。实施老城清真寺维修工程,做好“龙潭庙会文化”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加强文化场所建设,扶持各类文艺团体发展,鼓励多元化投资,拓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坚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好铁岭市第七届运动会参赛组织工作。继续做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新城街15个社区办公用房要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建设农村社区50个。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启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开展新一轮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以社会管理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强化平安开原建设,争创全国平安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完善安全生产防控、监管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十个方面安全的日常监管,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深化领导接访下访工作,强化基层信访调解,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领导包案工作力度,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保持社会稳定。

  (八)坚持依法行政,全力促进政府自身建设跃上新水平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依法开展行政复议,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加强政务督查、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追究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

  打造高效透明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向乡镇街下放行政审批权力。深入推进行政权力清理、确认、公开工作,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现行政权力审批网上运行。加快推进市行政服务中心改建工程,建设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合一的公开透明服务平台。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实现审批职能归并率、人员到位率、部门授权率“三个100%”,促进行政服务提速增效。

  树立廉洁政府形象。认真落实政府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对权力运行的高风险领域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权力项目的监管,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治理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坚决制止奢侈浪费,以清正廉洁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扬帆启航十二五,长风破浪立潮头。让我们在铁岭市委、市政府和开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昂扬激情,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勇争一流的旺盛斗志,始终保持锲而不舍、埋头苦干的扎实作风,大力弘扬开原精神,不断提升开原速度,充分体现“永不自满、追求卓越”的开原水平,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实现在全国百强县位次明显前移、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打造幸福开原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