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原市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9-06-27
开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2月27日在开原市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陈敬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 我们在铁岭市委、市政府和开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种困难层层叠加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和省县域经济工作要求,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局面。
预计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7.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680元和15800元。
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围绕重点区域、依托对口合作,大力开展项目年活动、秋冬季招商活动、百日招商专项行动,突出抓好“飞地经济”工作。招商引资全年到位资金7.15亿元。重点推进康美健康小镇、古城开发、全域旅游、输油管制造等89个项目,年产1000吨低聚木糖、滨水新城冰雪大世界旅游和友爱洗涤用品等项目签约落地,投资6亿元的无纺布项目已开工建设。实施重点建设项目35个,其中续建项目25个,新建项目10个。主动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向上争取资金18.5亿元。牢牢把握突破辽西北发展战略机遇,争取固投项目5个。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主导产业支撑力增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环保造纸和包装、起重机械暨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等四大集群年产值实现60.3亿元。规模企业牵动力增强,38户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加值、用电量、税收等重要指标均呈现增长势头。外贸出口显著提升,亨泰化工等6户企业出口额突破5亿元,增长7.1%;嬴德肉禽实现出口额2.2亿元,增长8.8%,成为铁岭市出口额最高企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5个,新进入规模工业企业4户。加强校企合作,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7项,协助华原重型、德尔地板等企业申报铁岭市级研发中心,化工机械、川顺食品获得“专精特新”产品荣誉称号,泓博智源药业荣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4户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突出解决企业“办证难”问题,经济开发区多户企业建设项目手续补办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牵引,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2078.9万元,新建改造道路3700延长米,完成原五中转盘、科研街转盘改造;投资400余万元,栽(补)植各类树木、草花80余万株;投资2086万元,铺设改造供水、供热、燃气管线54000延长米。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持续推进房地产去库存,重启天成地产、百瑞地产、世纪经典三期等“烂尾楼”项目,着力解决房地产领域“办证难”问题,房屋产权“办证难”问题销号率达83%。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推行“721”工作模式,设置文明祭祀点20处、创城公益广告10000余平方米,更新城市亮化标志性景观3处,施划人行步道机动车停车泊位1000个,完成盛丰美食城等餐饮业户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清理“僵尸车”41台,拆除违法建设6350平方米,查处违法案件56起,雇佣“城市家政”对“野广告”、小招贴和建筑垃圾进行专业化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协同推进。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开原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启动农村垃圾处理“五指分类法”,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修建乡村道路133公里,完成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体建设,申报5个铁岭市级特色乡镇,建设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施农建水利工程140项,积极应对高温干旱灾害,粮食总产量实现11.4亿斤。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102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万亩、恢复水稻种植面积5000亩、发展杂粮种植面积5000亩;新发展、调整优质精品苗木13000亩;新增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蓝莓200亩、中草药500亩,新植榛林3000亩。品牌创建成效显著。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9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新注册农产品商标8件,成功注册“开原尖把梨”“开原蓝莓”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全市地理标志商标总数达6个。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机总动力达5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农业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新增3个规模产业化项目。农村改革稳步实施,确立4个壮大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扎实开展土地确权登记,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流转土地41万亩。成功举办开原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力以赴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疫点、疫区生猪22680头全部扑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服务业态健康发展。五金城、建材城、大润发、大商新玛特等专业市场和商贸体平稳运行。完善三大专业市场物业管理制度,实现规范管理。开原网贸港进驻企业15户,网上交易额预计实现3800万元。建成大润发“e路发”乡镇街终端销售点10家,选购配送一体同城购物模式初步形成。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全域文化旅游策划方案稳步推进,完成咸州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框架协议签署。注册完成咸州旅游集团及2家子公司,成立文化旅游协会,我市正式加入蒙冀辽3省8市旅游联盟。黄旗寨景区一期项目正式接待游客,象牙山影视基地建设日益完善,拍摄完成《乡村爱情》第11部,马赛马拉主题乐园、冰雪大世界项目正式向游人开放。成功举办开原首届二人转嘉年华活动和象牙山温泉梨花节、公祭关公大典、林丰蓝莓采摘节、黄旗寨端午龙舟赛等节会,黄旗寨景区风车节成为铁岭市品牌节会之一。
环境保护多措并举。完成荒山造林7000亩、人工更新造林500亩、封山育林24000亩。积极开展“飓风1号”“春雷2018”等专项行动,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坚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实施河长制,层层压实责任,扎实推进“两河”治理,完成禁养区划定和72家养殖户搬迁整改;实施亮子河生态治理工程,启动河道生态治理项目4个,清理河道垃圾1.1万立方米,修建围栏2700米,完成4道拦河坝建设;依法拆除八宝镇宏远塑料制品厂;启动造纸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庆云堡镇、八宝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取缔南城子水库、柴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内7家养殖户、5家企业。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严控秸秆焚烧,淘汰燃煤小锅炉60台,完成宏达热电、宏阳供热锅炉提标改造。顺利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迎检工作,创建完成15个生态村。
民生事业稳步实施。10项重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不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常住人口参合率达99%。全力推进断保人员贷款缴费政策实施,办理贴息贷款920人、4987万元。加大养老金征缴力度,同比增收近2亿元。投资2405万元,完成4个省级贫困村销号、2800名贫困人口脱贫、520户危房维修改造,为1565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上“健康保”“收入保”。 实施药品网上统一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加强中医传承工作,新建7家“中医馆”;滨水新城医疗康复中心主体工程竣工,中心医院综合楼开工建设。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开招聘特岗教师100人;全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实施“阳光分班”,有效解决“大班额”“择校热”问题;投资2199万元,实施13所薄弱学校新建维修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职教中心、滨水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通过国家验收。扎实抓好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军民共建成效显著,“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成功举办第八届全民运动会。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成效显著,新城街道光明社区、育才社区、和平社区被评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补齐了城乡拖欠的工资。
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全面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组织各类检查150余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消防能力建设大幅提升,检查社会单位2069次,整改隐患2242处,抢险救援成功率达100%。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专项打击行动5次,铲除恶势力团伙5个,破获刑事案件6起,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3名。“平安开原”建设深入推进,高清视频探头建设实现重要点位全覆盖,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改善,公众安全感稳步提升。全力做好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调处,有效化解回迁安置、涉军涉教等一批信访矛盾。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信访”和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行动,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处访,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信访量同比下降23%。
政府建设得到加强。各项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实施,组建完成23个中心;顺利完成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稳步实施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企事业单位车改工作。有效防控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拓宽财源、开源节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依法行政取得实效,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承办各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96件,办复率、见面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持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高压问廉治腐,政府系统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大力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认真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树五气”“重强抓”,认真找差距,全力谋发展,营造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干事创业氛围。
审计、督查、绩效、外侨、民族、物价、地震、档案、市志、人防、气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异常尖锐,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铁岭市委、市政府和开原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拼搏进取。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广大域内外客商,向驻开部队官兵、公安干警、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开原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层次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持续低迷、投资乏力,低端配套、初级加工占比较高,对外开放力度不够,产业集聚程度低,在建及储备项目不足。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性债务居高不下,养老金缺口巨大,长期处于收不抵支状态,特别是养老金发放、债务还本付息、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压力巨大,财政运行长期面临支付风险。三是信访形势异常严峻。历史遗留问题多、欠账多,且复杂尖锐、日渐凸显,特别是房地产领域征地拆迁、回迁安置及涉军访等问题呈集中爆发之势,维护信访稳定任务十分艰巨。四是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虽然亮子河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环保督察组“回头看”验收,但是确保长期达标,如期实现治理目标任重道远、步履艰难。同时,抓好农业面源污染、畜禽粪便治理等工作压力较大。五是工业支撑能力有限。现有工业企业多属粗放加工型企业,缺乏高科技支撑,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对财政贡献率低。六是干部作风有待加强。部分干部还存在作风不实、服务不优、效能不高、为政不廉等问题,责任意识不强、担当能力不够、工作落实不力、精神状态不振。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勇于面对,并在今后工作中坚决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按照省市“两会”和铁岭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以富民强市为目标,积极抢抓国家东北振兴和省突破辽西北战略有利契机,向上向善向学向前,勇于破解发展难题,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开原而努力奋斗!
各位代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9年政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工作:
(一)以有效利用国家政策为依托,建设开放合作新高地
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紧紧抓住“东北振兴”“突破辽西北”“县域经济发展”等政策机遇谋篇布局,突出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主动接受沈阳经济区辐射,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牢牢把握沈阳自贸区和“一带五基地”建设有利契机,吸引更多优秀企业项目、优良智力财力集聚,推动我市造纸包装、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不断开拓市场,完善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切实厚植发展根基。
深化对口合作力度。充分把握与江苏盱眙对口合作机遇,加强与北京房山区、通州区经贸合作,商研合作项目做好对接,努力实现一批跨区域合作项目。发挥我市“辽满欧”国际通道节点作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铁四通辽”经济协作区为依托,加强与四平、通辽、辽源等地深度合作,实现错位发展,共同提高。
(二)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突破,构建实体经济新格局
提高招商实效。灵活采用嫁接重组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集群招商等多种方式,探索招商外包服务、委托重点企业销售员招商等新模式,围绕装备制造、新型造纸、食品加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等优势产业,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辽吉黑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活动,实现招商引资项目数质量双突破。计划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
推进项目建设。跟踪推进康美健康小镇、广东奥新宇年产150万吨球磨铸管、山东金轩管业年产150万吨高压油气管等重点洽谈项目,促进早日签约落地。加快推进签约的无纺布生产、低聚木糖加工、循环经济产业园、钢结构装配式绿色建筑产业基地、益海嘉里扩能、生物质发电、豪唐纸业二期、友爱洗涤用品、丽湖馨苑、阳光新景房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达效。
抓好“飞地经济”。深入落实省“飞地经济”、铁岭市招商引资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精神,认真抓好《开原市“飞地经济”实施方案》落实,明确项目范围、激励政策、兑现流程、项目归属。加大“飞地经济”宣传力度,兑现好引荐人奖励办法,促进乡镇街抓“飞地经济”工作积极性,努力构建全员参与“飞地经济”新格局。定期调度“飞地经济”工作,确保每个乡镇街至少1个工业项目签约落地。
发展工业经济。抢抓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重大机遇,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拉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符合环保要求的工业立市项目,实现工业经济总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同步提高。深入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培育行动,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推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坚持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产业发展并举,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低排放、低能耗方向发展。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促进哈深冷、益海嘉里、远宇重工等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扶持新产业快速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家以上,完成铁岭市级企业研发中心认定2家。指导企业与大专院校开展合作,全年实现产学研合作5项。
盘活存量资产。加大“腾笼换鸟”“嫁接改造”力度,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空壳企业”。鼓励支持各类资本收购、兼并、重组困难企业,因企制宜、分类施策,着力盘活企业闲置厂房、设备、土地等存量资产,扶持有开复工条件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计划盘活5家“僵尸企业”“空壳企业”。
完善载体平台。不断提升经济开发区服务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造纸产业园建设,实现天然气、水源、电力等生产要素高质量聚集、高效益配置,保障道路、水电、污水设施正常运转,加快推进大湾66千伏变电所建设,满足造纸企业生产建设需求。
(三)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推动农业农村新发展
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新增大豆种植面积6万亩、设施蔬菜1500亩、大蒜2000亩,削减玉米种植面积7万亩;新发展优质苗木花卉5000亩,削减滞销苗木花卉30000亩;新增蓝莓200亩、中草药1000亩、榛林3000亩。加大对高效设施农业扶持力度,鼓励农户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强化农业品牌建设,积极推进“开原林下参”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做好“开字号”农产品品牌推广使用。通过“公司+农户”模式适度发展规模化农业经营,实施土地托管服务5万亩。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建设,积极引进相关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计划新增规模产业化项目3个。精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科学制定养殖业发展规划,稳定生猪、肉鸡饲养量,大力发展肉牛、肉羊、肉驴养殖业。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抓好农业科技项目建设,以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着力加强农业新品种引进推广,努力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大力发展高质量绿色稻米种植。
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业共营制改革,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完成土地流转40.7万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成果,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建立“一核两翼多点”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提高农业保障能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拦河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千亿斤”粮食项目2万亩,完成60万亩玉米生产保护区划定和6万亩耕地轮作任务。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全面开展排查,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
(四)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提高人居环境新标准
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力。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开展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专项整治,大力解决“回迁难”“办证难”“入住难”问题,依法推进“烂尾楼”重启盘活。稳步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大棚户区搬迁改造力度,不断提升人居生活环境和城市面貌。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房地产开发质量、信誉。
聚集滨水新城商机人气。加快推进滨水新城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成行政单位有序迁入。加强特色景观建设,突出打造商业地产、教育地产、旅游地产、古城开发等项目,不断提升商机、集聚人气、塑造形象,增强人口吸纳能力。提升滨水新城建设标准,全力做好教育集聚区、职教中心南校区景观设计、规划建设工作。
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进“碧桂园”城市服务项目,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实现城市管理提档升级。推行环卫、绿化、垃圾处理、除雪等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规范农贸市场、马路市场、早市夜市经营秩序。提升商业氛围,实现商业牌匾统一规范、特色鲜明。集中治理人行步道私自侵占、渣土运输遗撒泄露、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坚持“减存控增”原则,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依法拆除五金城私搭乱建等违法建设,积极探索违法建设治理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健全完善农村环境治理和管护体系,逐步实现农村环境常态化管理。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立项、争取资金、破解难题。深入推广“五指分类法”,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减量目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开展“最美村屯”“最美庭院”评比活动,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文明生活习惯。
(五)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态为牵动,集聚经济发展新动能
推进服务业态多元发展。促进大润发、大商新玛特等大型商贸综合体稳步运行,积极推进百瑞购物商场、站前商业广场建设。持续开展开原网贸港招商工作,引进有实力的电商企业,打造高品质电商平台。支持物流企业快速发展,规范管理外卖配送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实体经济方式,全面做好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工作。
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围绕打造“开心之原、欢乐之城、幽默之都”,编制完成全域文化旅游策划方案,成立全域旅游集团,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二人转”“冬季冰雪”等特色名片,开发具有开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品牌。全力推进咸州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落地,促进文化旅游、商贸融合发展。着力抓好象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黄旗寨景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温泉养生、登山观鸟、溶洞游赏等旅游核心,构建以休闲养生为主题,功能互补、连点成线的旅游核心区,带动周边及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依托重点景区、自然风光、民族村落等民宿文化资源,重点打造松山真园颐养度假区、夫荣山庄等15家特色乡村旅游民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田园艺术景观等创意农业,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依托安业民烈士纪念馆、“辽北第一党支部”遗址等红色资源,助推全域旅游快速发展。
(六)以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巩固绿色发展新优势
全面推进青山工程。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强化森林病虫害测报、检疫和防治,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抓好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彻底清理小开荒,加大采伐迹地更新力度,完成荒山造林3000亩、三北造林2000亩、封山育林15000亩。
深入实施碧水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河道生态治理及水源地保护,推进规模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86%以上。加大河流综合治理力度,持续推进亮子河综合治理工程,确保完成2道拦河坝、湿地公园建设及水生植物栽植;开展清河、沙河、寇河流域污染排查整治,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持续抓好蓝天工程。抓好大气污染治理,整治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污染企业,严控秸秆焚烧。加快推进康恒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推进热力和燃气管网建设,继续开展“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淘汰10吨以下燃煤锅炉,严控新建小型燃煤热源。
全力抓好问题整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未销号案件、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信访案件整改进度。突出抓好亮子河流域环境问题整改,确保年底稳定达到五类水质标准。实施生态村建设,每个乡镇街至少创建1个生态村。
(七)以改善民生问题需求为导向,共享振兴发展新成果
持续抓好民生实事。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继续落实好农村村内道路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中心医院综合楼建设、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建设、城市立体化治安防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殡葬设施改造、公共法律服务惠民、老旧小区改造“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建设。
坚持教育优先战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师资队伍“县管校聘”工作,建立健全教师招聘机制,科学合理调配教师资源。严格落实《开原市教育工作发展三年规划》,扎实抓好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持续巩固“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整改成果,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薄弱中小学校改造,义务教育巩固率、普通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中小学“班班通”实现全覆盖。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健康服务机构,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开展先进文化进万家、欢乐开原行、送戏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适时提高低保标准,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与大病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稳步推进就业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强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稳定扩大就业。积极发展老龄事业,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扩大残疾人服务保障覆盖面,真正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聚焦聚力脱贫攻坚。围绕决战脱贫攻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完成靠山镇西龙湾村、上肥镇上肥村2个贫困村摘帽,2695名贫困人口脱贫,存量危房全部改造完毕。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
(八)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核心,营造尊商爱商新氛围
扎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长效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实施“雷锋式”“一对一”服务,实现审批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扎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任务,集中解决“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顽症痼疾,提高工作效率。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乡镇街机构改革,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严格落实减费降税政策,认真贯彻省加快民营企业发展会议精神,全力抓好《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意见》和《全省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奖励办法》落实,大力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开展“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施质量强市和名牌战略,努力提升开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九)以推动平安开原建设为抓手,开创和谐稳定新局面
深入实施扫黑除恶。认真收集排查线索,对尚未攻克的重点案件、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集中攻坚,对已侦破的案件循线深挖、逐一见底,严厉打击基层政权黑恶势力,深挖“保护伞”,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持续扩大战果,让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深化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宣教工作,增强全民安全和应急防范意识。
有效化解信访矛盾。严格落实信访事项主体责任,扎实抓好领导接待日、领导包案处访、信访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围绕征收拆迁、回迁安置、涉军涉教等热点问题,抓实排查预警、跟踪处访,有效减少越级上访。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信访”责任,推动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工作,确保上级交办案件任务化解销号,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十)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树立为民务实新形象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认真落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向上向善向学向前,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开原振兴发展。坚持以民为本、以实为魂、以干为乐、以廉为荣,全力建设人民满意、担当高效、法治廉洁政府。
践行为民宗旨,建设满意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所有工作重民心、顺民意、系民生,只要是开原人民欢迎的事,我们就全力以赴做实做好。加强民心网、12345市长服务热线、8890政务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从源头上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着力解决群众“办证难”“办事难”等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及时处置,认真答复,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从2019年开始实现城乡公教人员工资足额发放。
强化履职担当,建设责任政府。要大力弘扬敢抓敢管敢担当的精神,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难题,切实做到敢担当、真担当、善担当。面对开原现实,我们要以“滚石上山”的精神,努力把看似干不成、过去干不成、别人干不成的事情,想方设法干成干好、干出实效。力戒“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为官不为和“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敷衍塞责。倍加珍惜政府诚信资本,坚决兑现政府庄严承诺。
倡导实干快干,建设效能政府。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沉下身子、不胜不休。坚决整肃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对待工作,说干就干、马上就办。坚持将督查贯穿政府工作始终,扎实开展专项督查、随机抽查、暗访回访督查、社会监督督查,切实加强追责问责,促进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切实强化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努力营造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持续深入抓好“七五”普法,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所有项目坚持程序合法、手续完备,所有工作依法依规、留痕存档。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确保政府权力时刻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全面压实“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要求,始终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做到惩治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廉洁从政要求决不放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责任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让我们在铁岭市委、市政府和开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担当实干,奋力前行,为加速推进开原振兴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庶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开原而努力奋斗!
辽ICP备2021007528号 辽公网安备21128202000157号 电话:024-73822411
网站标识码:211282000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