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Kaiyuan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防止“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加强校园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

来源:开原市教育局 时间:2021-11-12

  开教发[2021]34号

  关于防止“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加强校园

  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

  各乡(镇、街)中学、中心小学,市直各学校:

  近期,我市接连发生学生霸凌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为切实加强防范校园欺凌工作,结合《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防范校园欺凌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现就做好中小学防范校园霸凌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的防范氛围

  各学校要成立由学校一把手为组长的防范校园霸凌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防范校园霸凌工作各项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议。要深刻吸取各类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坚决克服工作中的侥幸心理、麻痹心理和厌烦情绪,切实把校园霸凌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举行“杜绝校园霸凌,从我做起”的相关活动,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邀请外聘法治副校长、辅导员讲座、安全法治教育课、宣传栏等途径,加大预防校园霸凌的宣传力度,营造声势浩大的防范治理氛围。教育学生做到生活简朴,不互相攀比,不逞口舌之强,不随身携费贵重物品,要学会自我保护妥善解决同学矛盾。教育学生团结友爱,珍惜同学情、师生情,从自我做起,不恃强凌弱、不以大欺小、不聚众斗斗殴等,树立良好社会主义道德观,为周边人传递正能量,坚决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开展系列安全教育

  一是开展法治安全教育。各校要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的作用,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师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律素养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生命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结合主题班会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律防护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和心理咨询室的教育功能,对重点学生、留守儿童、离异子女等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豁达、团结友爱、与人为善的处事观和交友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是开展家庭教育。各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运用科学、法治的理念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引导工作。坚决摒弃以恶制恶,以暴制暴,无原则的袒护学生的错误教育观,形成家校共育,齐抓共管的良性教育氛围。

  三、全面排查 消除隐患

  各校要对照《开原市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政策清单》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摸底,找准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整改重点、细化整改措施。各校要对全体学生情况进行一次彻底梳理,班主任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与学生谈心谈话,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和同学关系,对潜在的欺凌隐患苗头要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风险可控。对排查发现的苗头迹象或隐患点,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加强家校沟通和师生交流,认真核实、准确研判,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及时疏导化解,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同时,要注意举一反三,封堵学校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切实防范消除各类问题隐患。近年来发生过霸凌事件的学校,要进行“回头看”。

  四、建立重点学生成长教育档案

  各学校建立排查、约谈、家访、疏导机制,通过逐人摸排,确定重点教育管理对象,落实学校领导、教师“一岗双责”工作要求,采取约谈、家访、心理疏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跟踪教育管理对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要加强学校日常管理,清除管理空档,对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反时排查、调解,发现学生之间的争斗要及时劝阻,严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五、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及惩戒制度

  各学校要制定完善校园霸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霸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处理校园霸凌的岗位职责和校园霸凌事件处理程序。建立学生防控网络,班级设立学生网格员,畅通信息上报渠道,建立信息应急处置机制,防止事态发展。各校要依据《民法典》有关公民人格权的规定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要求,对实施霸凌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惩处;对遭受霸凌的学生,学校要会同专业人员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心理干预、心理治疗。处置过程中,要依法依规保障被惩处学生享有申诉的权利。

  六、设立举报电话公示牌

  各学校在校门口建立防校园霸凌举报公示牌,将校园举报电话及校园霸凌治理工作责任人等联系方式予以公开。

  七、健全机制

  一是报告制度。学校教职工发现学生霸凌行为,要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对界定明确的霸凌行为要及时调查处理。对情节严重的欺凌事件,各校要在接报后30分钟内向教育局报告,并跟进报告事件后续处置情况,做到首报要快、续报要准、终报要全。对迟报、漏报、误报和瞒报的,教育局将予以通报批评并严肃问责。二是协同机制。各校要在属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与法院、检察、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加强协同配合,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同题共答、惩处联动的工作机制,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考核机制。教育局将加大平安校园考核的赋分权重。四是通报制度。教育局每半年通报全市校园霸凌防治工作情况。

  八、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

  各学校要组织学校领导、教师协调学生家长,成立校园

  安全志愿者服务队,协助“护学例”民警,开展上,下学重点时段护学工作。农村学校要在属地公安机关指导下开展校园周边重点时段群防群治工作,落实好“警校家”社会联动机制。定期会同公安、综治及市场监督等相关责任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开原市教育局

  2021年8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