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Kaiyuan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2025年开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三季度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来源:开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5-09-19

  一、食品生产工作

  1.严格按照年度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及风险分级管理要求,分解落实主体责任检查任务。

  2.指导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含小作坊)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企业有效运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指导小作坊落实“月检查”制度,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管理制度与实际管理深度融合。

  3.组织召开辖区内11家肉制品小作坊专题培训会议,加强指导帮扶。截止到918,已完成10家小作坊的提升改造任务,完成率达100%

  4.食用植物油、白酒小作坊“回头看”:按照《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开展食用植物油小作坊、白酒小作坊整治规范提升行动"回头看"工作方案》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检查重点和任务。指导并协同分局开展专项执法监督检查,重点对辖区内食用植物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

  5.肉制品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对辖区内肉制品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强化对肉制品生产企业、速冻食品生产企业和有消杀工艺和真空包装等重点风险企业的帮扶指导与服务。强化其对原料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生产环境卫生、生产过程控制、添加剂使用、产品出厂检验、标签标识和不合格产品的管理及召回等环节的全链条帮扶指导与服务。

  6.大坑酸菜排查治理:迅速响应《关于开展全市大坑酸菜深入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组织分局对辖区内全领域大坑腌菜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打击私自挖大坑腌菜行为。对全市9家酸菜食品生产企业和3家酸菜小作坊进行重点检查,核查其进货查验记录,严查购买使用大坑腌菜产品行为。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详细记录,责令相关责任主体限期整改。

  二、食品流通工作

  1.农村食品经营者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食品经营者规范化建设,全市农村食品经营店共计1335户,已完成95%以上的规范化建设,显著提升了农村食品市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特供酒”专项整治:为维护市场秩序,组织了“特供酒”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经营商户65家,未发现任何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有效遏制了“特供酒”市场的非法活动。

  3.“生鲜灯”专项整治:针对违规“生鲜灯”问题,我们迅速响应,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确保了消费者能够真实看到食品的色泽和品质,提升了市场透明度。

  4.活禽销售、生肉经营单位规范行动:我们联合农业农村局、新城分局、光明分局,对活禽销售、生肉经营单位进行了两轮全面规范行动。通过现场指导、政策宣传等方式,提升了经营单位的规范化水平,保障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5.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为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我们组织并参与了“春季和秋季开学季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全局共检查校园周边商铺375次,在校园周边的超市发现6问题57个,均立即督促整改,目前已整改完毕。有效规范了校园周边食品消费环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6.进口食品销售环节检查:按照省市局要求,部署开展了进口食品销售环节检查,以俄罗斯商品馆、俄罗斯国家馆为重点,共检查进口食品经营27户次,发现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户次,进一步规范了进口食品市场秩序。

  7.大型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全力保障了全市各类大型活动的食品安全,包括元宵灯会、学业水平考试、冰雪节、五一黄金周、端午节、高考等,通过提前介入、全程监控等方式,确保活动期间食品安全无事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8.职业打假人投诉处理:我们积极应对职业打假人投诉,通过深入调查、耐心沟通等方式,成功处理了1次投诉,并进行了回访,得到了投诉人的满意反馈。针对分局在接诉过程遇到的问题,指导基层工作人员数十次,帮助分局答疑解难。通过业务指导和问题分析,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三、餐饮监管工作

  1.全市学校自营食堂36家、校园供餐企业4家、托幼机构食堂41家,已完成不少于2次的全覆盖检查,重点针对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食品留样、餐具消毒等环节进行严格检查。截止目前共检查了148家次,出动执法人员312人次,共发现问题53个,其中立行立改类问题52个,下达责令整改1个。

  2.按照市局文件工作要求,春季学期联合教育局、公安局、卫健局、财政局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深入全市中、小学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检查。要求学校严格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等制度,规范加工制作过程,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3.开展小餐饮专项整治工作。专项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小餐饮经营业户信息公示、环境卫生、原材料购入和贮存、水池专用、餐饮具消毒保洁等环节,截止目前共检查小餐饮经营业户815家,发现问题78个,目前已整改完毕,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4.对供餐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店进行全覆盖检查,重点审查菜谱,要求供餐单位禁止供应易引起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的食物。重点检查原料来源,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严查加工过程,做到烧熟煮透,杜绝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严查餐饮具清洗消毒,按照洗、刷、冲、消毒、保洁的消毒程序,做好消毒记录。检查留样制度落实情况,留样不少于125g,冷藏保留48小时以上。在检查中对于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并予以现场指导、督促立即整改,确保高考期间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店饮食安全。

  5.开展养老机构食堂监管工作。按照风险等级管理,年不少于三次检查,执法人员主要针对四个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一是食堂卫生状况,操作间地面是否清洁无积水、墙壁有无污渍、天花板是否有霉变等,确保食堂环境干净整洁。二是严格审查食材采购渠道,查看供应商资质是否齐全,食材进货台账记录是否详尽,杜绝采购来源不明或劣质的食材,保障老人饮食安全。三是检查食品加工过程是否规范,如食品生熟是否分开处理、加工温度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防止交叉污染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四是对食堂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查看是否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是否勤洗手等。在监管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养老机构负责人多为老人,食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的同时也耐心给负责人讲解有关食品安全知识,极大的消除了养老机构食品安全隐患。

  6.面制品非法添加专项整治工作。全市34家面制食品企业现场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之后,餐饮岗位及辖区分局执法人员对全市面制品餐饮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截止目前,未发现一起食品安全非法添加情况,有效的控制了食品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