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全市普及急救知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公众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大量增加,面临的是急救设施不健全,急救专业人才的短缺,急救宣传的不到位,急救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培训内容单一,相关的法律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普及急救知识尤为重要。
一、主要建设任务
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致力于把急救知识带到千家万户,传播给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学会掌握急救技术,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挽救更多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提高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二、项目开展措施
1.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全民急救知识培训。把开展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列入科普工作计划,将提高自救互助能力的普及率作为工作重点来抓。政府有关部门明确职责,科技部门制定详细方案,教育部门把急救知识编入教材,卫生部门提供师资力量和组织培训,新闻媒体负责宣传报道,财政部门安排资金等。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急救知识普及教育。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急救意识。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和电视、融媒体等,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在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地区发放急救知识传单3000余张,对社会公众开展广泛的急救常识宣讲8次,指导群众以科学态度对待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和日常疾病中的紧急情况,提高民众的自我急救意识和能力。
三、项目开展情况
1.建立和培养热心于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的志愿者队伍。对重点人群实施基础救护培训。18家乡镇卫生院派30余名医生对辖区内重点人群进行医疗帮扶,以社区为依托,建立“第一救护人”培训制度,把普及和宣传急救常识作为社区的一项日常工作。依据国际公认的基本培训纲要和最新国际指南,着重普及群众性自救互救知识与现场急救基本技能,徒手心肺复苏的ABC操作方法、外伤现场急救四大基本技术,以及家庭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理等。
2.统筹协调,发挥部门合力,实现规模化培训。利用我市各类急救资源,发挥医务人员的优势,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急救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卫健局组织相关专家到政府办公楼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培训机关干部50余人。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急救知识宣传培训工作,使广大群众了解急救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及时实施急救行动,营造“人人关心急救、人人懂得急救、人人参与急救”的新局面。
3.学校开设急救课。加强对大、中小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卫健局组织省精卫中心心理专家到我市9家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课程,根据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课程体系,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急救常识、简单伤口处理、校园急症救护、校园意外伤害救护、创伤救护、心肺复苏和灾害与突发事件逃生避险等。
四、投资匡算和资金来源
项目匡算总投资100万元,主要用于急救知识以及志愿者招募的宣传与培训经费。资金来源主要是抢抓国家加大基层公共卫生投资契机,向上争取资金,同时整合医疗机构现有资源参与。
五、项目当前进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市领导指示,我局已进行初步调研,待评估可行性报告通过后,将积极协调财政部门筹集前期费用,逐步落实。
六、项目效益分析
急救知识的普及对于社会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多种途径,如普及基础知识、培养紧急反应能力、普及急救设施和器材,利用新技术等,我们可以提高社会大众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为突发事件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救援,最大程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开原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