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Kaiyuan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对开原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47号《关于加强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提案》的答复

来源:开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3-11-03

  史瑛桥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教育局高度重视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相关股室股长、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以确保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留守儿童领导小组要求各学校建立三个制度作为开展好此项工作的保障。具体措施为:

  (一)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学校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学生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学校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二)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2)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三)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对留守学生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学生”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学生”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三、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联合共青团市委、关工委、社区等多个单位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参与到教育与管理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

  四、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一)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为了留住留守儿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让他们健康成长,各学校开展了大量的文体活动课,如电子琴课、古筝课、葫芦丝课、合唱课、书法课和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等,充实他们的生活,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更加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

  开原市教育局

  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