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卫生健康局
对开原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74号提案的答复
孙为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我市企业和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企业疫情防控。
按照开新冠疫情指挥部办公室undefined6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企业、部门和属地责任制,我市各类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积极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做到“精准复工”。
1.建立疫情防控领导机构。企业自觉落实疫情防控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企业单位法人或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周密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具体措施,落实人员责任,建立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形成企业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
2.落实相关制度措施:
(1)排查制度。如实填写开复工人员基本情况表,做到及时更新。掌握每名员工近2周出行情况,排查确认职工密切接触者中有无重点疫区来源地人员,对来自或去过疫区的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严格落实医学观察、隔离措施。
(2)日常管控。每日对办公场所、生产车间、员工宿舍、食堂、浴池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毒、通风。每日对进入厂区的员工进行体温监测,人员间隔1米以上,厂区实行封闭管理。尽量减少会议,必要的会议及公务洽谈,需佩戴口罩。
(3)后勤保障。配齐配足防控物资,加强对员工科学防控知识宣传,及时全面掌握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状况,建立员工健康日志。督促员工上、下班途中正确佩戴口罩,企业要做好通勤车消杀防疫。
(4)应急处理。企业要建立疫情防控应急方案,对复工前域外返开人员实行 14天隔离措施。工作场所发现疑似患者后应立即转至临时隔离室,及时联系疾控机构请求指导处理,并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若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其密切接触者必须接受 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
(5)防疫物资管理。企业要根据防疫需要,为职工配备口罩等防护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液等消杀用品。要设置留观室,做好突发情况应对准备。
(6)全面开展企业消毒。要对企业内生产、生活、办公区域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理,特别是对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设施设备等要进行彻底消杀,保持良好通风,防止病毒传播蔓延,确保不留死角、不漏盲区。
(7)防疫知识宣传。企业及时向员工普及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广泛宣传落实预防措施。
近期,我市一直严把冷链安全关,实施“铁桶式”防控,严格实施全省进口冷链食品“首站定点”冷库存贮制度,经过铁岭市首站冷库消毒、核酸检测合格后方可购入我市。坚决形成边界清晰、闭环管理的进口冷链监管经营模式。持续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非冷链货品,特别是营口地区进入我市的海产品及印度进口货品的排查检查力度,实施全覆盖、无死角、日检查、日报表落实制度。对冷链产品运输、仓储、使用单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核酸检测。
二、社区疫情防控。
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稳防稳控,有效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控制疾病传播。
1.强化社区基层网格化管理,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网络,完善群防群控机制,做好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治理、出租屋和外来人员管理等工作。切实做好境外和高、中风险地区返开来开人员及发热患者等重点人群的排查登记、健康监测、信息上报、居家隔离服务、公共设施消毒等日常防控工作,确保排查管控不漏一人。
2.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群防群控,邻里之间发现有外省、市、县返回未被工作人员排查发现的,要主动向本社区的防控人员如实反映。
3.为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改善小区生活环境,每个小区。楼院必须对环境卫生,特别是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必须对居民小区公共部位每日消毒2次以上,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每个小区、楼院必须做到废弃口罩每日集中收集、统一销毁。
4、切实加大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社区工作人员借助社区微信群、社区QQ群等阵地,大力宣传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引导公众规范防控行为,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公众聚集活动,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5、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社区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区返回人员应立即到所在村或社区进行登记,集中隔离7天,同时进行核酸检测。所有疫区返乡的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者,及时到政府指定地点或医院隔离治疗;其密切接触者应也立即居家自我隔离或到当地指定地点隔离。
我市全面启动疫情防控系统摸排。切实结合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城乡社区组织作用,凝聚社区民警、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等各方力量,对辖区内所有村组、居民小区、商业街、辖区单位进行逐户摸排、逐人登记。特别是对中高风险地区回开人员和与感染者有过亲密接触的人群进行重点摸排。目前,全市城乡社区疫情防控摸排工作实现全覆盖。
2021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