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Kaiyuan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对开原市人大九届五次会议第18号《关于榛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答复

来源:开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5-08-04

苏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榛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对《建议》中的“原因”和“建议”的总结

  您提到“开原榛子发展受限,价格持续走低,特别是24年的价格更低,榛农收益受损。”的主要原因有三:

  1、没有深加工企业和产品;

  2、用工难、用工贵、成本高;

  3、导致销量下降和口感差是因为打农药。

  根据以上三点原因您提出五点建议:

  1、科学管理;邀请专家;优良品种;加强病虫害防治。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2、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3、质量监管和品牌建设。

  4、三产融合发展。

  5、拓宽营销渠道。

  二、对《建议》中的“原因”和“建议”的答复

  下面简要介绍开原榛子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建议》逐条做出答复。

  (一)开原榛子产业发展现状

  截止2024年末,榛子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一是全市榛林覆盖17个乡镇(街),总面积2016年的25.5万亩(其中大果榛子1780亩)发展到了27万亩(其中大果榛子0.8亩)二是榛子总产量16440产果面积约20万亩,总产值8亿元。

  2、经营主体逐年增加。一是全市现有榛子从业人员3.5万人,2016年增加近1万人,经纪人队伍4000人,2016年增加1000人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二是子专业合作社49家,2016年增加15家,市内实体店41家;三是榛子加工企业145家,比2016年增加50家,其中大型榛子加工厂28家,小型加工厂117。开原市泰鑫干果加工厂一家年加工量近1000吨;开原市真滋味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量300万斤;年加工量几十万斤的大有人在。四是2016年至2024年末,年总销售量从20000吨增加到50000吨(其中网络平台销售10000吨),占全省销量的1/3,占全国总量的1/4

  3、销售网络趋向成熟。开原榛子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诸多品牌产品畅销省内各大中城市,并已远销北上、广等十几个省市区,逐步扩展到南方消费群

  4、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据统计电商经营户150余家,销售量达10000,。“鼠小于”在拼多多电子商务平台年销售500吨,开启了开原子电商营销新征程。

  5、品牌地位明显提升。企业品牌主要有“司令御榛”、“开旺原”、“五柱子”榛益金、长生果、榛品佳、鼠小于、咸州礼记、森林小将等。其中,“开旺原”、“司令御榛”申请为绿色标识泰丰榛子专业合作社被国家九部委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众鑫榛园种植合作社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14我市就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全国榛子产业示范县”荣誉称号。在“十三五”期间,开原榛子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6、安全监测全面推进。从2010年到24年,连续15年开展榛子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特别是近10年省自然资源局下文件、落实抽样检测任务,逐步扩大榛子产品的监测范围,每年检测报告证明均没有农药残留。

  (二)针对“建议”逐条做出答复

  12024年的榛子为什么苦

  12024年开原榛子苦仁是40多年来唯一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并非我们开原一地的问题,而是全省性普遍现象。

  1.   (2)是否“蝽蟓”的危害

  病虫害防治效果差在一定程度上是会造成苦仁的,但是经过自然资源专业部门近20年来的经验传播、培训指导以及农药制剂的安全使用,病虫害绝对不会大面积爆发。

  在榛子储存和病果变质果的处理上,开原榛农、大小商铺、加工企业经验丰富,机械筛选、人工挑捡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因此,储存和变质不是造成苦仁的决定性因素。

  2、农药的安全使用

  榛子的病虫害防治是根据榛子的物候期生长特点和在榛子作物上危害的几种病害、虫害的发生时间,有针对性的使用安全农药防治病虫害,而且进行3-4遍的防治次数已经很科学了。不使用农药,不防治病虫害,都喂虫子和病菌吗?产量从哪里来?产业发展从何谈起?

  3、关于市场价格低的问题

  开原榛子产业发展了40多年,是历年管理水平最高的时候,从过去的亩产二三十斤到现在均产150斤左右,甚至三四百斤的高产园。任何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均受自然灾害和市场规律的影响。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价格和价值的高低应该尊重市场的调节作用,不遵循市场规律的产品和人都将会被市场淘汰。

  4、关于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质量监管和品牌建设;三产融合发展拓宽营销渠道。

  1)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方面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努力,也曾委派益海嘉里去上海对榛子的根、径、叶、果进行深度检测,值得加工的项目很多,能符合标准落地的很少。

  2)质量监管,品牌建方面我们连续抽样检测15年了,没有农药残留。农药使用上联合了农业农村局执法队。

  3)三产融合,拓宽渠道方面我们一手合作京东等平台网络传媒,一手对榛农加强电商培训。

  榛子产业发展需要集思广益,人人招商,人人努力。

  5、解决问题,邀请专家,产业升级。

  45日下午2点,我们邀请了辽宁农业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学院院长、大果榛子项目总负责人梁春莉,以及学院病理学博士刘克心、经济林栽培及果实发育生理研究博士刘忠野,辽宁果树研究所原干果研究窒主任、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分会副会长聂洪超教授组织召开了关于开原榛子产业发展研讨会。按照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此次研讨会的建议,我们对开原榛子产业发展做好设计规划工作,制定了“四个一工程”:一是建一个博士点,在榛子相关技术领域深挖;二是建一块试验田,为榛子产业升级做好准备;三是规划一个万亩平榛低产园改造工程,为乡村振兴助力;四是争取一个科技特派项目,获取上级资金和技术团队支持。

  (三)业务部门的工作提议

  1、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良品种是乡村振兴和产业脱贫的有效方法。一是品种调整,杂交榛子从油料作物发展和坚果市场需求看,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在调整资源结构上引导大果榛子栽培,推进野生榛林园艺化改造是首要工作。二是政策调整,我市野生榛林坡度大、离道路远、生产成本高、运输难度大、劳动力老化等问题日渐明显;在榛园修建作业道路、起不到生态作用的零星树木得不到采伐审批与榛园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以上两点既影响生产效率,又打击榛农生产积极性。积极促进相关政策的微调和向政府相关部门建议,做好产业推动的服务性工作。

  2、激活地面品牌效应。一是地面标志的树立是创建品牌影响力重要途径。开原御榛文明传承、全国榛子产业示范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形象在市内、郊区等交通要道明显位置树立公益广告牌并逐年增加数量,是开原榛子品牌打造的有效措施,否则媒体和网络没有宣传媒介也没有感染力和传播效率。二是加快完成“开原榛子”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企业与个体经营者的正规授权工作,发挥开原榛子在销售渠道的品牌营销优势。

  3、重点培训电商营销。重点培训电商营销,开原榛子生产面积稳定,单产量逐年上升,销售数量激增,加工业发达,榛子相关机具制造业成熟,从业人员众多。各乡镇街榛农不再需要生产技术培训,而是缺少网络销售经验和技巧,培训工作重点转移到短视频营销等技能上来,符合新时代的消费理念。

  4、加强榛子质量安全监测。完成制定了《开原榛子产品质量安全规划实施方案》,结合农业农村局《开原市试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强化监管力度。

  5、“建议”和“提案”应尊重事实。开原榛子作为全市林业产业的重要产业之一,自然资源中心想政府之所想、忧政府之所忧,始终积极探讨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榛子产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工作。答复若有不足之处,请市人大代表给予修正和指导。

  开原市自然资源局

  202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