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Kaiyuan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 主题分类:工作方案
  • 信息名称:关于印发2025年度开原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
  • 成文日期:2025-07-16
  • 发布日期:2025-07-18
  • 文号:开农发〔2025〕23号

关于印发2025年度开原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开原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07-18 10:38:04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为大力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持续加大粮油规模种植主体支持力度,我市继续实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按照铁岭市《关于印发2025年铁岭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铁市农〔202576号文件要求,开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制定本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抓好落实。

  开原市农业农村局

  2025716

  (此件公开发布)

  2025年开原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工作方案

  全市继续围绕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油作物,聚焦具备大面积单产提升潜力地区,支持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创新组织方式、集成高产模式、落实增产措施、强化引领带动,促进粮油单产水平持续提高。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2025年,开原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任务面积16.932515万亩(2024年剩余任务面积11.932515万亩,2025年任务面积5万亩)。充分挖掘各生产要素各环节增产潜力,努力提高主要粮油作物关键技术模式到位率和覆盖面,更好引领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二、支持内容

  (一)支持区域。突出我市粮油作物主产区优势,兼顾东部山区管理水平高、技术推广快、增产潜力大的粮油规模种植主体。

  (二)支持作物。以产能提升最迫切、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玉米和大豆为重点,兼顾水稻,优先支持玉米、大豆,其次是水稻。鲜食玉米和鲜食大豆除外。

  (三)支持对象。重点支持从事粮油规模种植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全程托管的种植主体和积极承担撂荒地复耕复种粮油作物达到当地平均产量水平的主体,不含为其他主体和农户开展托管的社会化服务面积。

  (四)支持面积。全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项目支持面积16.932515万亩次,如申请总面积超过16.932515万亩,玉米高产田和普通田按照主体种植面积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大豆和水稻不参与排序),确定实施主体名单,并纳入支持范围,额满为止。如申请总面积不足16.932515万亩,可实事求是适当降低玉米高产田和普通田面积最低要求。

  (五)技术路径

  立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资源条件和生产基础,分类制定不同的技术路径,调动种植主体应用技术积极性,发挥科技增产支撑作用,努力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

  1.玉米。推广深翻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单粒精播密植、水肥一体化、大垄双行、宽窄行、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一喷多促等技术。适宜地区大力推广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挖掘增产潜力。

  2.大豆。筛选推广高油或高蛋白高产品种,集成推广合理轮作、密植精播、种子包衣、根瘤菌接种、高效平衡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一喷多促、低损收获等技术。有条件的地块采取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实现增产增效。

  3.水稻。推广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浅湿干交替节水灌溉、侧深施肥、精准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一喷多促等技术。

  三、奖补方式

  (一)资金规模

  奖补资金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资金逐级下达,并与上年度结转资金统筹使用(统筹2025年度绩效任务面积和以前年度未完成面积)。结合总体资金规模,合理设定奖补条件、奖补标准。本年度不安排资金用于开展测产、观摩等技术指导服务费。

  (二)支持方式

  项目资金主要以货币化形式直接对规模种植主体给予资金奖补。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或银行转账方式发放给规模种植主体手中。

  (三)奖补标准

  奖补标准要统筹考虑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水平情况、种植规模、奖补资金总体规模等因素采取阶梯化设置,并对单一主体设置奖补上限。一是差异化奖补高产田和普通田规模种植主体玉米、大豆种植面积500亩及以上。高产田和普通田规模种植主体水稻种植面积300亩及以上。二是阶梯化奖补:高产田亩补助标准约43元,普通田亩补助标准约40元。高产田和普通田亩标准在测产完成以后重新测算(详见附件3)。三是设置奖补上限,单个主体可申报多种作物、多个田块,但县域内同一主体单一作物享受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30万元。出现剩余资金时,结转下年度继续用于本项目使用。

  四、实施步骤

  按照细化方案、申报审核、过程记录、测产核实、结果公示的程序实施。

  (一)细化方案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农业农村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合理设定奖补条件、奖补标准。明确种植作物、面积规模、主推技术、单产目标等实施条件以及操作程序等。

  (二)申报审核

  1.申报程序。各镇、村委会组织动员符合条件的种植主体积极参与、自愿申报,并加强申报指导服务,提高申报的便捷性、高效性和有效性。种植主体要如实填写申报表(附件4),承诺所有申报信息及随后提交的平均单产等数据真实、准确,承诺按要求参与项目实施,并提供土地流转证明等必要资料。

  2.申报条件。1)单产目标:水稻、大豆普通田比上年单产提高5%,水稻、大豆高产田比上年单产提高10%;玉米普通田比上年单产提高10%,玉米高产田比上年单产提高20%。(2)面积规模:普通田和高产田粮油规模种植主体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在500亩及以上;水稻种植面积在300亩及以上(详见附件3)。

  3.申报材料。1)申报表(附件4);(2)土地流转合同复印件和流转台账(附件5);(3)过程记录材料(附件6)。各乡镇街负责存档。

  4.审核上报。村委会、镇级政府对申报材料逐级审核,并对真实性负责,镇级审核通过后统一在镇级政府、村委会及村内人流密集位置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以正式文件形式报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局组织对申报材料复审后,优先玉米高效田,之后高产田和普通田按照主体种植面积由大到小进行排序(高效田不参与排序),确定承担项目的主体,额满为止。在县级政府或部门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汇总形成项目主体档案(附件7),以正式文件形式报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备案。申报审核工作于725日前结束。

  (三)过程记录。农业农村局统一过程记录格式,并在农业农村局备案。过程记录作为重要的项目实施证明材料,要清晰记录作物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采取主要措施、关键影像资料等。项目主体应按要求加强田间管理,落实关键技术,并在整地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及机械收获等关键环节,以照片、视频、文字等形式记录应用的关键技术措施。县农业农村局组织镇政府、县级技术单位在关键时期核实重点技术到位情况,调查记录品种选择、技术应用以及亩株数或有效穗数等产量形成要素,通过查阅过程记录、现场抽查等途径加强监督。对监督抽查中发现实际生产与申报信息严重不符的、生产档案记录造假的,县农业农村局正式告知,取消奖补资格。申请高效田、高产田测产结果未能达底线目标,但达到普通田产量底线目标的,按照普通田对应标准给予补助。产量低于普通田底线目标取消资金奖补资格。对非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未达标的情况,自动取消本年度享受资金奖补资格,奖补资金应结转下年。对不可抗力因素大范围减产造成项目未达标的情况,县农业农村局将及时向市农业农村局进行报告,建议项目终结,奖补资金应结转下年重新实施。

  (四)测产核实。县农业农村局将结合申报情况制定测产工作方案,并做好测产工作监督。在作物收获季节,各申报项目主体均需按要求开展测产工作,县农业农村局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随机抽取申报项目主体,参与测产工作。承担项目主体在测产后及时上报数据,承诺所有数据和资料真实、准确。乡(镇)政府汇总收集各地块平均单产及相关数据支撑资料,及时报送县农业农村局。对因特殊自然灾害等无法完成目标产量的情况,充分尊重申报项目主体意愿后确定是否终止项目。对因终止项目发生剩余资金和面积的,要结转到下年度实施。

  (五)结果公示。县农业农村局根据测产结果,要及时在县级政府或部门网站并组织在乡(镇)政府、村委会及村内人流密集位置公示项目拟奖补主体及资金情况,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对有异议的要组织核实。无异议后,按规定履行资金拨付程序。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农业农村局加强调研督导,指导各乡镇街做好项目实施,加强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要组织部门内设相关机构、事业单位紧密协作,共同研究完善政策举措,细化目标任务,县级方案报市级备案。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测产结果真实可靠、奖补发放公开透明。

  (二)严格资金监管。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定期调度,及时上报工作进展和资金使用、资金拨付情况,确保财政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对于存在查处冒领、骗取套取、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

  (三)加强项目管理。各项目乡镇街要抓好项目落实,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全过程建立档案,记录技术落实、要素投入、成效评估等内容。县农业农村局及时将项目主体档案上传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并填报资金兑付等情况。县农业农村局于202511月初,将项目总结正式报市农业农村局。

  (四)注重典型宣传。各地要总结推广各地项目实施的典型经验,广泛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现场观摩、经营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形成推技术、创高产、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附件:1.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领导小组

  2.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专家组

  3.单产提升项目奖补标准差异化阶梯化示例

  4.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申报表

  5.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主体土地流转明

  6.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生产记录登记表

  7.单产提升项目主体档案汇总表

  附件1

  粮油规模种植主体

  单产提升项目县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国明开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张宏坤开原市农业农村局执法队副队长

  顾娟开原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成员:李洪杰开原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

  许静开原市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股长

  王银春原市农业农村局农机股股长

  王胜祥原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

  朱晓峰开原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室,负责组织调度、协调推进项目实施等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李洪杰兼任。

  附件2

  粮油规模种植主体

  单产提升行动项目县级专家组

  组长:周玉海开原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副组长:李军开原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成员:崔景富开原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姚成岩开原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杨建和开原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

  黄俊超开原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李子升开原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推广研究员

  附件3

  单产提升项目奖补标准差异化阶梯化示例

项目区

  类型

作物

地块面积

  最低要求

亩均单产

  底线目标

亩均

奖补标准

技术路径

普通田

玉米

500

1200

40

参照方案第部分技术路径要求

水稻

300

1100

40

大豆

500

365

40

高产田

玉米

500

1350

44

参照方案第部分技术路径要求

水稻

300

1210

44

大豆

500

395

44

  注:1、普通田亩标准比高产田亩标准降低4元。高产田和普通田亩标准在审核以后重新测算。

  2、面积单位为亩(666.7m²)。

  附件4

  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申报表

主体名称

联系方式

身份证号(社会信用代码)

对公账户

作物种类

选用品种

种植面积(亩)

地块位置(具体到村组)

目标产量(预估平均单产)(斤/亩)

申报奖补地块类型(高产田/普通田/高效田

申报奖补地块数量

应用主要技术

本主体自愿申请参与项目,建立生产档案,接受测产。所提供的申报材料真实、准确、可靠,对其真实性负全部责任,如出现弄虚作假、伪造恶意竞争等扰乱项目公平公正的行为,自愿放弃和退还所得奖励,并承担有关责任。

主体负责人签字(盖章):年月日

村委会审

核意见

经我单位初审,该主体实际种植面积、流转合同真实性、基础信息、经营情况等真实有效,手续齐全,符合申报要求,予以申报。

负责人签字(村章):

乡镇政府

审核意见

我单位审核,该主体实际种植面积、流转合同真实性、基础信息、经营情况等真实有效,相关手续齐全,符合申报要求,予以申报。

镇级审核人签字

主要领导签字(盖章):

  注:申报面积单位为亩(666.7m²),保留小数点后两位,45入。

  附件5

  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主体

  土地流转明细表

实施主体:

序号

流转方姓名

身份证号码

面积(亩)

备注

合计

  注:面积单位为亩(666.7m²),保留小数点后两位,45入。

  镇、村审核人员签字(政府公章):

  附件6

  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

  生产记录登记表

主体名称(公章):

项目所在地:

序号

时间

农事操作(关键技术、主要措施等)

备注

本主体承诺如实填写农事操作,增产措施准确记录,项目管理过程,如出现弄虚作假,自愿放弃并承担有关责任。

负责人签字:

  附件7

  开原市**镇(乡、街)单产提升项目主体档案汇总表

序号

所在乡村

种植主体

名称

负责人

姓名

身份证号码/

社会信用代码

手机号

作物

地块种植

面积(亩)

落实的关键

技术措施

目标亩产

(斤)

  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填表人:

形状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