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委会、镇民政部门:
根据《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认真做好老年人福利有关工作的通知》(辽民福函(2019)156号)和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关于提高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标准的通知》(铁市民发[2015]35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庆云堡镇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监管工作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开原市庆云堡镇人民政府
2025年9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庆云堡镇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监管
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全镇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监管工作,规范高龄津贴申请、审核、发放及终止流程,保障和维护好高龄老年人的基本权益,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制度如下:
一、高龄津贴发放范围
1、户籍在庆云堡镇区域内的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2、户籍在庆云堡镇区域内的80(含80周岁)-89周岁城乡低保对象及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
二、补贴标准
1、10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
2、90-99 周岁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50 元。
3、80-89周岁城乡低保对象及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标准每人每月50元。
三、高龄津贴审批程序
高龄津贴申请审批按照“个人申请,乡镇(街道)受理并审核,县(市)区民政局审批”的程序进行,遵循公开、公正、透明原则,实行公示制度,全程接受群众监督。
(一)申请
1、户籍在庆云堡镇的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开始享受高龄津贴的前一个月,由本人向镇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要件,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为申请,并提供授权书。
申请人需提供的要件:
(1)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以及身份证正反面、户口本首页、本人页复印件各两份;
(2)1寸彩色照片2张;
(3)《铁岭市老年人高龄津贴申请审批表》(镇民政部门领取)一式两份;
(4)代办人身份证原件以及身份证复印件两份。
2、80-89 周岁城乡低保对象及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高龄津贴,通过低保渠道发放,无需另行申请。
(二)受理及审核
镇民政部门负责受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自受理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和实际生活状态进行调查核实。如申请人在外市或外省居住,调查人可通过网络视频进行调查核实,需留存视频资料。镇民政部门根据申请材料和调查核实结果,提出审核意见。对于材料审核不合格的,在申请材料上注明原因并及时退回申请人。镇民政部门可委托村(居)委会对申请人的实际生活状态进行调查核实。
(三)公示
镇民政部门根据审核意见,在申请人所在行政村的村民委员会对申请人名单及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镇民政部门上报开原市民政局审批认定。
(四)发放
民政局审批通过的申请材料,高龄津贴按照当月审批次月享受的原则,按月或季度以银行借记卡形式发放给申请人本人;民政局审批不通过的申请材料,不予发放。镇民政部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15日前,将《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明细统计表》,上报开原市民政局审批。
(五)终止
享受高龄津贴人员身故或户籍迁出本市,次月起停止发放高龄津贴。
四、监督管理
(一)对享受高龄津贴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镇民政部门为养老服务补贴发放工作责任主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和核查制度,每半年至少核查一次,村委会每月核实辖区内享受高龄津贴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对高龄津贴对象实行应办尽办、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
(二)享受高龄津贴人员在铁岭市范围内迁移户籍,应及时告知村里及镇民政部门,由镇民政部门向开原市民政局上报停止发放,本人及家属到迁入地自行重新办理。
(三)各村(居)委会应建立村级高龄老人台账,高龄老人津贴发放、去世、户籍迁出、不符合补贴条件等情形及时更新台账,并及时提醒办理及注销相关手续;镇民政部门应为享受高龄津贴的老年人建立档案和台账,并做好存档。
(四)享受高龄津贴人员户口迁出本市或身故,应及时由家属告知村(居)委会及镇民政部门并及时注销户口,村(居)委会应随时关注并做好宣传监管。
(五)相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按规定的标准、程序和时限办理审批的;
2、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
3、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贪污、挪用、扣押、拖欠补贴资金的;
4、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非法手段,骗取和冒领补贴的;
5、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行为的。
五、相关要求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镇民政部门、各村(居)委会要高度重视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落实。做好补贴审批、汇总、发放工作,确保高龄津贴及时发放到位.
二是严格把关,加强监督。镇民政部门、各村(居)委会要加强监督监管,对故意隐瞒真实情况骗取高龄津贴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并追回骗取的补贴资金。
三是广泛宣传,扩大影响。镇民政部门、各村(居)委会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向全镇公布高龄津贴的发放范围、标准、程序,做到家喻户晓,在全镇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