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原市自然资源国有资产情况的报告

来源:开原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8日

  关于开原市自然资源国有资产情况的报告  

  开原市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市政府委托,就开原市自然资源国有资产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国有土地资源情况。国有土地16994.2公顷,其中国有耕地58.3公顷,国有林地13773.2公顷,城市用地1015.0公顷,铁路用地442.0公顷,公路用地1694.0公顷,经济开发区国有农用地11.7公顷。

  2.国有森林资源情况。国有森林面积11140.9公顷,国有林蓄积量108.6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4585.1公顷,蓄积量37.5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6555.8公顷,蓄积量71.1万立方米;商品林面积5123.4公顷,蓄积量58.8万立方米;公益林面积6017.5公顷,蓄积量49.8立方米。

  3.采矿用地资源情况。采矿用地653.0公顷。

  4.矿产保有资源储量情况。全市各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2057.9万吨,已发现矿产24种,其中水泥用大理岩保有储量为1131.4万吨。已探明水泥用石灰石储量3.0亿吨(省厅2019年度推向市场项目)。

  5.国有水资源情况。2023年水资源总量11.9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7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24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2.09亿立方米

  6.国有绿地及相关自然资源资产情况。绿化覆盖面积1067.7公顷绿地面积912.2公顷,其中,公园绿地261.9公顷,防护绿地132.1公顷,广场用地10.8公顷,附属绿地208.1公顷,区域绿地299.3公顷。居住用地面积511.0公顷。城区公园43个,总面积451.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9.3公顷。城市绿道长度12.48公里。

  二、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

  完成《开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通过专家论证、省厅预审,履行了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等审议程序,呈报铁岭市政府,由铁岭市政府报省政府等待审批。借助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上报工作,主动对接白鹭洲、象牙山、七道壕等我市省点旅游项目,为服务项目发展用地调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06公顷。2023年完成18个美丽宜居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新编和完善了家寨村、蓝旗寨村、石洞沟村、康屯村和小湾屯村等7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三、2023年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自然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区和部门实际,扎实做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各项工作。

  一)资源科学利用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一是稳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由铁岭市政府上报省厅待审批二是全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完成英伟粮贸、嬴德肉禽、天润风电、清开风电等重点项目土地征收组卷12个批次,总面积32.3公顷。三是认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全力开展后备资源入库工作。四是积极开展产能指标交易137万公斤,总交易额6182.8万元,市发展提供经济保障五是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公开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21块,出让面积21.1公顷,出让金收入5156.2万元。六是积极盘活固定资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均下降30%,足额完成铁岭市指标。

  二)资源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有力维护生态安全。一是2023年完成人工造林1500封山育林1.1万亩,全面完成年度国土绿化任务自然资源局深入各乡村开展调研,为林农量身定制造林方案,免费提供造林苗木46.5万株。通过村屯绿化工作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居环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名木古树开展了全面调查。每株古树制作标牌,注明基本信息,制做二维码,挂牌保护名木古树69制作名木古树宣传画册。二是全面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连续年保持了我市春季无森林火灾发生的良好局面。积极争取国家专项450万元,新建视频监控塔6座、配备视频监控设备6套,指挥中心1处,预计今年投入使用,将全面提升我市火情监控预警能力。三是全力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集中除治疫木9900亩,15.5万株,对全市57.66万亩松林开展日常监测8轮次,完成疫木即死即清2.3万株,超额完成省厅专项行动计划任务,有效降低感染率。实施飞机防治3轮、24架次、3.9万亩次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加大矿产资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4家绿色矿山建设企业,达到省厅验收标准,全面完成现有生产矿山升级改造。是大力推进废弃矿山复绿工程,积极争取省补资金,加强闭坑矿山、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保护工作,完成治理面积405.98亩

  三)资源法治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一是组织开展“三区三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工作,为市耕地保护和食粮安全考核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积极推进林长制工作,全市20个乡镇街、276个行政村,设置县级林长22个,乡级林长244个,村级林长286个,实现县、乡、村级林长全覆盖三是稳步推进清退“小开荒”还林工作,完成2023年度清退还林任务。为严防清退地块反弹,自然资源局派执法队会同森林警察大队联合乡镇政府严厉打击超坡度地块和采伐迹地内“小开荒”,处理行政案件3起,刑事立案1起。四是强化卫片巡察和执法打击工作2023年完成上级下达土地卫片237个、森林督查图斑320个、林草湿监测图斑333个的现场核实、佐证上传,并通过上级主管部门质检。加大自然资源执法打击力度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9宗,收缴罚没款220多万元有效遏制新增违法用地行为

  、存在问题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在基础管理、保护治理、开发利用等方面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是对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深层次解决,资源底数还需进一步深入调查。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二是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不够。各职能部门管理基础薄弱,人员少、缺技术、信息化水平不高、管护方式单一,导致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较为粗放。规划统筹实施不够有力。

  三是自然资源资产监管还较薄弱。机构改革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了整合,但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执法上个别领域还存在缺位,规化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下步工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充分认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要素配置水平,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加强资产管理,做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摸清底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服务国有自然资源发展。加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防止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流失。

  (二)规划引领管控,有效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科学规划国土空间,面实现“多规合一”,加大全域统筹力度,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协调有序的资源开发保护格局。多措并举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创新资源供给方式,推进存量土地消化力度,实现集约节约、可持续利用。

  (三)守护自然资源资产安全服务全市发展。一是强化林业生态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林长巡林工作,推进清理“小开荒”还林,完成造林绿化1500亩,全面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开展国家级标准站建设,夯实森林防火基础建设,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应急道路建设。计划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到位1800万元,用于生态建设。加大资源巡护、管理力度,做好图斑核实,强化案件查处,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二是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坚持严字当头,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加强“三区三线”划定的耕地和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正式签订各乡镇(街)耕地保护责任状,落实保护地块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一标否决”“终身追责”制。三是做好用地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开展土地垦复开发整理,储备用地资源;保障102线改造、业民氢储能、胜利牧业等重大项目用地。积极开展占补平衡产能指标交易;积极盘活闲置资源、闲置土地坚持节约集约用地